当前位置:首页>原创基地>作品展示
母亲的眼神  作者:老江南

(人气:2902  发表日期:2008年07月09日 10:18:39)



母亲的眼神

闲来看报,目光停在一篇短文上,文章报道了法国中年人热衷寻旧友这一社会现象,同时援引心理学家的观点,认为这种现象反映了中年人特殊的心理特点。这让正值中年的我手里拿着报心却不由的回到了昨天……

1975年,举家北上,从太湖之滨的江南小镇来到首都,安家在父亲的单位。原以为结束了一家人两地相望的生活,好日子就要开始。可不知怎的户口问题没能解决,要知道当时的户口是多么重要,这就意味着一家四口只能靠父亲一个人的收入度日,而且不知何时是个头儿。幸亏从老家来时带了一些粮食再加上父亲单位的困难补助,生活才勉勉强强的维持着。日子就这样一天天、一天天的慢慢熬过,母亲看着年幼的我和弟弟眼中闪过的是无奈。

一年多后,户口问题终于解决,落户在昌平东小口的太平庄村,开始了“昌平人”的历程。对于三十多年前的事儿,很多已经淡忘,但有几件却清晰记得。

刚到村里我家和另一家被安排在一户村民的西屋里,二十几平米的三间小房挤着大小八口人,正中一间稍大两家共用,大门边各有一个烧炕做饭用的灶台,两边小屋都是一间屋子半间炕的布局,为数不多的家具已显多余,最后只得向空间立体化发展,父亲找来一块门板钉在墙上,上面放些箱柜等杂物,本就不大的小屋更显拥挤。

比起居住条件的艰苦,生活上的不习惯更令人难以适应。首先是饮食。吃惯了米食的我们对面食极不适应,以致年幼的弟弟一看到母亲和面便哭闹不止,年龄稍长的我其实心里也是老大的不愿意,但一想到日夜操劳的父母还得帮大人哄弟弟。后来才知道,那时能隔三差五的吃上白面馒头已经很不易了,多少人羡慕呢?接下来的不适应是煤炉生火。北方的冬天离不开煤炉,取暖、做饭、烧水样样离不开,可就是这样一件在北方再普通不过的小事儿,却难坏了我们,我和弟弟自不必说,就连母亲对此也十分头疼,经常是越急越弄不好。我马上要上学、母亲马上要下地而饭迟迟做不好的情景时常出现,这时一般都是匆匆对付几口,顾不得生熟了。最悬的是封火,父母从来不让我和弟弟做,他们也慎之又慎,尽管如此,危险还是出现了。一天,父亲起早上班走了,我和母亲煤气中毒不能动弹,幸亏弟弟及时出屋叫来人,才算躲过这劫,现在想来仍觉后怕。不适应的情况还有很多。就拿烧炕来说吧,之前从没听说过也没见过炕,更谈不上会烧了,还曾闹出过老家亲戚把“炕”和“坑”弄混了,来信问“首都人怎么还钻到坑里睡?”的笑话。在那个物质极度短缺的年代,别说米、面、油、肉、布等生活日用品紧缺,就是柴禾儿都紧张。收割后的田里,“楂头”(玉米秸根)、稻草、麦梗等能烧火的都被收拾得干干净净,杂草也绝少有。因为父亲在农机院上班的缘故,我家还多了一条路,每到冬季,父亲就会骑车带着我,赶往二十里外的单位去路边沟里扫落叶,装满几大麻袋带回家,以备日用。

那是一个集体亢奋的年代,“谁英雄谁好汉,三夏战场比比看!”、“俩人的活儿一人干,干不完怎么办——连昼儿转”,印象深深的这几句口号也许能反映那个时代的一些特征。条件的艰苦非但没有使争强好胜的母亲退缩,反倒激起了她的倔强。不会做的北方农活儿从头学起,队里派活儿专拣重的苦的干,没几天就传出了大伙儿的议论——新来的“安家落户的”(当时村里人这样称呼我们)真能干。等到插秧,更是善长,一天连拔带插干了一亩多,比两个壮劳力的都多。凭着这股干劲、狠劲,母亲当年就被大队评为“五好社员”,年底结算成为少数能从队里分到钱的社员,许多人家有两三个劳力干活儿到头来都是“超支户”(一年劳动所得少于口粮等支出而欠生产队钱)。至今母亲仍时时提及当年领到23块钱后,买了一台“海鸥”牌收音机,引来街坊四邻围座听“匣子”的盛况,毕竟在当时那是个稀罕物。现在想来,一群小伙伴儿全神贯注一起听《岳飞传》、《杨家将》、《三国》、《水浒》的场面仍旧历历在目,恍如昨日,这也成了我儿时生活的一段美好回忆。

超强的劳累、超常的付出也使母亲的身体出现了严重的透支,几次累倒在地里被送进医院,体重从103斤降到不足80斤,血压50——80,落下的关节炎、肩周炎等顽疾,至今仍时常发作。就这样,艰辛中,“安家落户”的生活继续着,虽然苦些、累些,但母亲的眼中更多的是坚毅。

1979年盛夏,在经历了又一次搬家后,终于定居在沙河农机试验站。也许因为这里的20几户都是父亲单位家属和几年漂泊不定的缘故,这次安顿下来,心中多了一份踏实和归属。心随人愿,日子从那时起真的漫漫好起来了。因为是试验基地的缘故,父亲单位研制的农业机械大都要在这里试验,得益于此,站里的劳动效率一直比较高,几十名劳力管理耕作着1600多亩粮田,联合收割机、粮食烘干机、大型喷灌机等一大批机械化、现代化的农机具发挥了极大的作用。到了八十年代,随着长期在华工作的美籍专家阳早、寒春夫妇的到来,站里开始筹建北京第一座现代化奶牛场。几年的打拚,牛场越办越好,不仅成为站里的支柱产业,而且闻名全国同行业,直至今日仍在为“三元”等知名奶业公司提供奶源。当时站里的生活水平明显高于一般地区,我家的第一台电视——14吋牡丹彩电就是那时添置的。

快乐的时光总是那样短暂,匆匆间我和弟弟走过了少年,望着逐渐长大的我们,母亲的眼中充满期待。

九十年代,已经工作的我调到了回龙观,之后又搬进了回龙观文化居住区的新家。在这个有着几十万人口的亚洲最大社区,我同这里的新老居民一样享受着改革开放带来的成果,见证着历史的变迁,社会的进步。

岁月悠悠,往事如烟。如今的母亲仍保留着回忆过去的习惯,所不同的是眼中荡漾着幸福。

写于2008年6月23日

发表评论关闭窗口
声明:该作品版权归 老江南 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该作品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网站无关。
该作品如果涉嫌抄袭等所引起的法律纠纷由作者负责。

版权所有 回龙观社区网 Copyright© 2000-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