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脚下一画僧
藏黛
一
常以金庸、古龙书消磨闲暇时光,且颇投入,每每会心一笑于那些儿个妙言白话。犹记得诸多篇章中都提到,江湖之中遇女人、僧道,不可小瞧,否则必挫败。而根据大抵为不守本份者必有过人之处,才能逾越闾墙闯荡江湖。
斯言不独证于武侠故事。翻遍画史,亦可见以书画闻名的僧道者不少,其中清初四画僧犹因别开生面、荡涤因袭的艺术成就而声名最著。这其间又有不同于武侠故事中入僧道门下习武成侠处,他们原本才子、宗室,只因世局摇荡、无处报国偿志而挟艺迈入空门。因而空门只是他们的逃遁处,僧者身份只是他们的一件外套而已,其心其行不羁佛门,而畅游在舒神遣怀的天地画境中。四画僧为弘仁、石谿、石涛、八大山人。
二
弘仁,原名江韬,字六奇,号鸥盟,法名弘仁,别号渐江、梅花古衲。以往认为弘仁明万历三十八年(1610年)出生于安徽歙县桃源坞一个书香世族家庭,而新近有资料显示他出生于浙江杭州,后来回到安徽。有关他身世比较一致的内容是:江韬幼年丧父而致家贫如洗,事母至孝的他早早背负起家庭重担,一边以砍柴和誊抄书稿为生,一边艰难地继续学业,中过秀才。在家乡,江韬结交下一批书画文友,如程守、汤燕生、许楚等,参加了徽南地区著名的谈艺文社“白榆社”。
孤寒的家境养成他孤僻梗直的性情,书画文友则温暖并鼓励着他的人生。因此,虽然他早已抱了不合时宜的“不婚不宦”的人生态度,当清军侵来时,他也一样地热血沸腾,一样欲报效朝廷。清顺治二年(1645年),即清军扬州屠城十日的那一年,歙县也陷落敌手,金声、江天一等抗清志士被执遇害。满怀悲愤的江韬偕师友汪无涯哭别友人,从水路奔赴福建的南明政权。路途迢迢,待江韬等来到福建,南明已亡,他们只得寓居武夷山一带,以诗词书画唱和无处报国的心声。1646年,江韬遇古航道舟禅师,次年在建阳报亲庵随古航出家,法号弘仁,字无智,号渐江。自此以法号见世。友人程守在家乡闻听他出家的消息后感慨赋诗:“……泣歌自禁宜称客,家世全非肯作僧。山水新安原大好,归来况可共登临。”应了老友的呼唤,1652年,云游四方的弘仁踏上了归程。
归乡后的弘仁或优游于青山白云、山林画境,或耽沉于书斋古画、案头笔墨,而他的绘画也一改早年的平淡面貌,凸显出冷峻净洁的个人风貌。这一方面得力于早年研习宋元的心得,一方面受益于跌宕的人生际遇和多年来游历山水的见闻。在这段日子里,弘仁常游居邻近歙县的丰南、宣城、休宁,以及南京、扬州和杭州等地。而他最爱的是黄山。位于歙县一隅的黄山,既有地利之便,又有景致的诱惑,因此弘仁甚至一年登临数回,“寝食于兹”,浸染之下也逐渐将黄山的姿质风骨转移到了自己的笔墨之下、画幅之上,供养壁间。弘仁直接以“黄山”为题的作品就计有《黄山图册》、《天都峰图》、《黄海松石图》、《西岩松雪图》、《黄山蟠龙松图》、《始信峰图》等。可以说,是黄山养就了他的山水面貌,如石涛所评:“公游黄山最久,故得黄山之真性情也。即一木一石,皆黄山本色,丰骨泠然生活。”
三
弘仁在其去世的那一年创作颇丰,《疏泉洗砚图》、《始信峰图》为其中重要的两幅。而《疏泉洗砚图》尤有异处。在此画中,弘仁改变了以往净洁简练的绘画方式,而以参用多种笔法、富有情节性的繁复画面出其不意。从历史资料中难以探察这一改变的现实因由,或许只是功力深厚、运用自如的画家偶尔的心血来潮吧。而此画也的确显示出画家成熟的艺术表达能力。
《疏泉洗砚图》在长卷之上铺展了一片虚空背景中突兀而出的平岗丘壑,中有流泉潺潺、苍松亭亭;路端台顶之上为松竹茅屋结成的院落,有老者凭窗而坐;院落中蜿蜒而出的山路上一男子引着捧砚的童子向溪流潺湲处行去。画面笔墨松秀明洁,不似以往的严谨森密;而淡墨与花青、赭石的配合也消淡了弘仁山水一向的冷峻意气,烘托出明快温情的气氛。氛围的营造固然有所突破,笔法的写实性仍有所保留,甚至照顾到了具体的细节;尤其是茅屋的形象,没有采用弘仁一向心仪的倪云林那样的简笔画法,比如茅屋有屋、轩之别,房顶有重檐、歇山之分,而树木也各具柳、松、榆、槐、竹诸种形象。参照倪云林的空亭,弘仁与倪之间的意向可分别了。
画面能提供的情节往往需要文字的注释,否则不通背景者难以明了其中深意。据汤燕生所作题跋“……白榆先生乐其子志养不乐其子禄养也……”一句可见,画中所绘为白榆先生家事。弘仁的文社诗友许楚,即题跋中的“白榆先生”,收藏有一方“青岩砚”,深为珍重。此画以洗砚这一情节暗示白榆先生之子不取宦途而甘守老父及一方云烟过一生的人生选择,即题跋中所提“志养”与“禄养”两种方向。虽写他人家事,这其中亦可显见弘仁自己的“不宦”志向。弘仁精心制作此卷,盖会心于此了。
四
自古黄山已陶养诸多文人画师,有的人着重黄山的奇松怪石,有的人着重黄山的烟云山岚,也有的人着重黄山的嶙峋山骨。黄山也因而拥有了诸多面貌,或奇幻,或险峻,或明秀。顶着光光脑袋的弘仁以其孤直净洁的心性看到了黄山伟峻高洁、直入云霄的一面,从此黄山又有了一种面貌,在弘仁的心中,也扩散在弘仁的画笔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