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例拥挤的公交车。一对母女最后上车。车上的座位已经全部被占用了。
起初并没有特别注意她们。
母亲对售票员说:您能帮忙给孩子找个座吗?她刚刚做完手术。售票员冷漠地回答:我让谁给你让座?这长途车,谁愿意把座让出来啊?母亲有点着急:孩子刚做了手术,您给找个座儿吧?售票员仍旧回答:找座位不是我的事儿!着急的母亲正待说话,身后一位中年妇女从靠窗的位置站起来,“来,到我这儿坐!”紧邻让座女子旁边的一位年轻女子实际上更靠近站立的母女,在中年女子起身让座时居然自动挪到靠窗位置,将通道旁的位子空置给对方。母亲满面泪痕地拉着孩子,让孩子就座。孩子倔犟地紧抓着司机旁边的铁栏杆,对中年阿姨的好意并不领情。母亲哀求地劝说:你去坐吧,刚动了手术,站在过道上别人不小心碰着你的帽子伤了伤口怎么办?孩子紧贴着栏杆纹丝不动,也不回答母亲的话,面向前方。在她们身后的另一位年轻小伙站起来,让出一个座位,大伙琢磨着让母女都坐下。母亲呼唤着孩子,孩子依然面向前方,无语的将背影留给母亲和全车的人,直直的站立着。直到我下车,她依然戴着那顶鲜红的帽子笔直的站着,沉默冰冷得如同她身旁的铁栏杆,而距离她们的目的地大约还得一个半小时的车程。
我没有座位。不然我肯定会将座位让给她们。倒不是我有多么高尚,而是我有一颗母亲的心。
实际上在拥挤的人群里,让座给需要帮助的人的多是中年人,少见年轻人主动让座。今天让座的两个人其一是中年的农村妇女,其二是年轻的农村青年。这说明什么呢? 可能这就是原生态如此吸引人眼球的原因吧。
这仅仅是就事论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