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原创基地>作品展示
“演绎”是糟蹋吗?  作者:蓝色时间

(人气:3467  发表日期:2007年08月30日 01:14:59)



近来,经常听到演艺界最时髦的词之一是“将优秀的历史歌曲赋予新时代气息。”用新时代的语言就是把“对原生态进行演绎”,其目的是让年轻人能够接受。这种用意是好的,同时也说说明历史歌曲具有顽强的生命力。然而,年轻人用自己对历史的理解去演绎,往往将历史演绎得变形。



“变形”更能让青年接受,如同幼儿是通过动漫接受熏陶的。但有一件事却容不得随意变,那就是意境。说得更明确些,是原作者创作时的境界精髓。一旦演绎变形过大,不仅是歪曲而且是亵渎。



上世纪八十年代,歌手苏晓明的《军港之夜》红遍中国,随即遭到“恶搞”。相声演员侯耀文学着“板爷”趴在三轮车上,油腔滑雕地唱着:“军港的夜,静悄了悄,海浪把战舰轻了轻地摇。年轻的水兵,头枕着波涛,睡梦中露出,甜拉美地微笑……”如果说这种演绎被“新新人类”所鄙视,觉得自己的演绎不算“恶搞”,但看其演绎的作品,至少也把原作搞“灰”了。有位导演在解释反映草原的影片主题歌为什么将原来深沉悠扬的曲调变粗变野时时说,“草原的歌手不是唱而是喊”。如此说来,“喊”不就是撒酒疯吗?要知道创作那些历史歌曲时,作者的精神境界是明朗鲜亮的,所表现的时代气息也是健康向上的。没有经历过那个年代,再不通过各种方式去认真领会精神实质,是不能加工出与原作相差无几的好作品。一旦让原作变味变色,变酸变灰,尽管本时代的人接受并吸收,也消化不出富含营养的精髓。



对此,不能怨怪年轻人,他们有权追求自己能接受的作品。上世纪六十年代出版的长篇小说《敌后武工队》有一句名言:“孩儿胡糟娘不管,打了孩子娘出来”。可见责任的分担是有原因的。希望“红卫兵破四旧”的历史别再重演。



但历史有时惊人的相似。

发表评论关闭窗口
声明:该作品版权归 蓝色时间 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该作品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网站无关。
该作品如果涉嫌抄袭等所引起的法律纠纷由作者负责。

版权所有 回龙观社区网 Copyright© 2000-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