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开北京市地图,看着星罗棋布的住宅“小区”,还真让人眼花缭乱。天通苑、望京、亦庄、方庄。。。。。。,那个有“身段儿”能PK回龙观?
天通苑的人口可以和回龙观相匹配,但“根不正、苗不红”。望京人口也不少,高楼林立,可太乱。亦庄坐落在工业开发区,环境不错,也有一定的文化氛围,可惜工业区和居住区毗邻,似乎有些“那个”。比来比去,好像还是方庄能“配”得上回龙观,那就说说二者的异同。
方庄94年左右完工交房,人口大约15万左右,北面紧靠南二环和护城河,南邻“三环”,分为:古、城、群、星四个区域,从空中俯视,方庄像昂首的“巨龙”,龙头和龙眼在芳城园一区,可能是象征城南文化新城昂首腾飞、古城旧貌换新颜吧。按规模,在90年代,方庄可以说是相当大的,号称“亚洲第一”,其建筑质量和标准也是非常高的,即便是今天,许多新的建筑从质量上看,都不如方庄。90年代是改革开放初期,市场经济没有像现在这样”深入人心“,所以,当时的人们做事、考虑问题还沿用传统的”惯性思维“模式,工程讲究,用的都是”好东西“(好水泥、好钢),如果您现在想在墙上打空调孔,特难!“水钻”都能“打”爆,房子可以说是“万年牢”。第一批居民有三类:第一类是大型国企、部委职工,如中国电信、中远、光大银行、外交部、市委等;第二类是“有头有脸”的“星级人物”或“富人”;第三类是拆迁居民。经过10多年的建设,现在方庄已经相当成熟,有体育公园,“家乐福”、餐饮一条街,东方医院等等。当然,方庄也不是尽善尽美,停车、房子结构问题是方庄的“硬伤”。目前,虽然原方庄居民通过二次置业,搬出去不少,但“唱衰方庄”也是难的。方庄环境较好,特别是芳城园一区,方庄的价值是经得起时间考验的,且其深厚的文化内涵是当今任何一个“撒泡尿就说是河,挖个坑就说是湖”的小区无法比的。另外,天津-北京城际轻轨(经方庄)正在建设中。
回龙观98年左右开始“一期”,设计人口30万,西起“八达岭高速”,东临霍营,南面是“城铁13号线”,共7期,每期的小区基本都用“龙X苑”命名,回龙观是“经适房”,定位“城外城”文化区。按规模,回龙观在世界上不是“老大”就是“老二”,建筑标准尚可,低密度住宅,有远程数控水表、燃气警报器、中水系统等等,但房屋质量美中不足,可能是市场经济已深入人心的产物吧,“好东西”舍不得用(哈哈)。业主分三类:第一类是大公司职工(团购房);第二类是号称“中低收入者”;第三类是拆迁户,主要是“五期”和“七期房。中部有体育公园,尚无其他有“身段儿”的大商业企业进驻,不是X美,就是美X美之类的(哈哈)。回龙观西北是北京市的自然环境保护区,房屋的土地原来都是庄稼地,不是坟场、垃圾场、化工区,干净、水土好,且处北京的“上风上水”,虽说回龙观和北京的“中轴线”“龙脉”擦肩而过,但毕竟是“擦肩”了,有些“龙气”吧(哈哈)。唯一遗憾的是回龙观的房屋颜色“太怯”,房屋建筑也太“僵硬”(除六期、七期),似乎和文化区的定位有些距离,但不管怎么说,性价比还是可以的。总之,回龙观的明天会更美好,“回笼关”的日子不会很长了,到时一定会“一龙冲天”(哈哈)。别急,面包会有的,牛奶也会有的,回龙观还年轻,人多,就有人气,有人气,就会有财气,精明的商人是不会放过回龙观“大蛋糕”的,等着吧,现在是有钱没地方花,到时候是没钱可花(哈哈)。
从“身世”可以看出,回龙观和方庄居住区都源于上世纪90年代,方庄大约在94年完工交房,而回龙观98年左右开始“一期”,都历经数年,当然回龙观从“一期”到“七期”建设时间更长,差不多10年。回龙观和方庄“根儿正、苗儿红”,都是北京市市政府的重点工程,都是大型“国企”建的,都有文化底蕴,如果把方庄比喻是成熟的“中年”,那么回龙观就是“青年”;方庄偏向于传统文化,而回龙观则“IT文化”成分居多,两个居住区中部都有“体育公园”,都有“龙”的影子。。。。。。,异嘛,就不说了,眼花了(哈哈)。
在我眼里,回龙观和方庄似乎是同父异母的“兄弟”,如果说方庄是“一胎”,那回龙观就是“超生”“二胎”(哈哈)。
友村
2007.1.24
欢迎转载,但必须注明“友村户外”字样,否则,依法追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