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文化中早就有“寓教于乐”的主张,不过这里的“乐”应该指的是阳春白雪高山流水一类的“雅乐”;植根民间的大众文化代表之一的戏曲,却是向来为士人所鄙视的。所谓“村优俗伶、焉可载道”的说法,明显是不承认戏曲的教化作用;从事戏曲方面的工作,自古也都被视为下三流的职业行当。
以四书五经为教材教育出来的学生,当然不乏有修齐治平的能力和温良恭俭让的品德;但是古时候有资格受系统教育者毕竟是少数,文盲半文盲阶层的道德观和文化知识,却是大多通过看戏习得的。
戏曲的教化作用,首先体现在对民众的文史常识的灌输方面。戏曲的取材,大多改编自诗书经史演义稗说,这些故事的本身,往往就是从历史事实中脱胎来的。如京剧《文昭关》讲伍子胥出逃事,与《史记》中的记载大体相当;《白帝城》讲刘备临死托孤,也是可以在《三国志》中查得到的。其他如《赵氏孤儿》、《霸王别姬》、《苏武牧羊》、《昭君出塞》等等,都是一类的历史剧。经典的文学作品中演绎出来的剧目更是不胜枚举,《林冲夜奔》依托《水浒》,《红楼二尤》来自《红楼》,《卧龙吊孝》取材《三国》,更有一系列从《西游记》中改变来的猴戏如《闹天宫》、《火焰山》等,都是历来群众喜闻乐见的。除戏曲故事本身能够让观众获得一些文史常识外,很多戏的唱词也是引经据典极富文化素养。《走麦城》第二十四场吕柴唱道:“不想一旦成画饼,无有良谋来进兵。”这里的“画饼”,语出《三国志•魏志•卢毓传》:“选举莫取有名,名如画地作饼,不可啖也。”就是指虚有其名无补于实的意思。《春秋笔》第七场张恩唱道:“像是沐猴而冠了。”这里的“沐猴而冠”,也是一句《史记•项羽本记》中的典故,原文是“人言楚人沐猴而冠耳”,意思是说徒有仪表和地位却没有实际的气度和本领。
戏曲的教化作用,还表现在对民众思想道德观念的塑造方面。现实中的忠与奸、美与丑、善与恶,瞬间在舞台上简单化生动化,“对广大人民的立身处世待人接物,发生了明显的陶冶作用”(陈抱成语)。如《徐母骂曹》里面徐母那种尊仁义恨奸诈的正气,给无数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海瑞罢官》里头的海瑞不畏强暴为民除害的精神,也是许多年来被百姓传诵的。还有一些剧目,像《西厢记》、《拜月亭》、《墙头马上》等,以“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为主题,明确宣扬冲破礼法门第观念的自由恋爱,唤醒了不少青年男女爱情自主的意识,无怪道学家把这些戏剧斥为“诲淫”作品。所谓“滩簧小戏演十出,十个寡妇九改节”,追求爱之温柔,唾弃贞节牌坊的冰冷,戏剧岂无功乎?
其实也并非是所有的读书士人都忽视戏剧的教化作用。清琴隐翁有云:“传奇虽小道,别贤奸,明治乱,善则福,恶则祸,天道昭彰,验诸俄顷,无论贤愚不肖,皆是动其观感之心,其为劝惩感发者良便,未始非辅翌名教之一端也。”无独有偶,新文化运动的创始人之一陈独秀也有《论戏曲》一文,说:“戏园者,天下人之大学堂也;优伶者,实普天下人之大教师也。”他甚至提出要尊戏曲为“改良社会之不二法门”的主张,只不过后来应者不多罢了,惜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