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原创基地>作品展示
回龙观平凡的一天  作者:五彩的窗帘

(人气:4291  发表日期:2006年10月24日 14:24:02)



回龙观平凡的一天

缘起

今天是2006年10月24日。

新浪“博客首页”前几天就发出号召,动员广大博客网友在今天共同书写“历史的一天”。我曾经参加过新浪倡议有关读书的书写活动,然而,结果却很有几分令人失望。自信写得真挚感人的一篇文章,我仅仅获得3票,其中还有一张拉票!

点击率的不可靠,我是得到真切的体验了。可是,既然有前车之鉴,为什么自己还情不能抑呢?

我喜欢看电影。被艾森豪威尔称为《历史上最长的一天》,记述的是二战期间的诺曼底登陆;希腊安哲罗普洛斯导演的《永远的一天》,描述的是一对执子之手与之同老的老人。两周前,我还观摩了前苏联导演维尔托夫的《持摄影机的人》,那是一首有关城市的交响乐。或许,我也可以打开镜头,记录身边的人,身边的事。

10月24日真是“平凡的一天”,寡淡得很,历史上没有留下深深的印痕。叶卷西风,前人的足迹和气味,都在这个秋高气爽的季节淹没了、飘散了。至于联合国宪章通过的日子,距离我是遥远还是亲近,我不得而知。既然已经迟延了好几个月,还在乎等待这最后的日子吗?

居所旁边的“鑫地交易市场”,原本规划建立回龙观体育公园的。可是,就在人们的猜疑中,一排排丑陋的棚房搭了起来,菜贩的吆喝此起彼伏地响了起来。今天早晨,看见我相机的闪光,那里好几个工作人员呼啦一下子围过来。他们声称,公司规定不能拍照,还高声质疑我姓甚名谁,目的何在。其实,我不过刚拍摄了一张菜贩卸货的照片而已。是什么让他们捉贼心虚?缺斤少两的现象,今天我还并不想存此立照呢。

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他们端出“商业机密”,强迫我删除那帧照片。这种伎俩,可以一时防范人们记录真相、付诸文字的自由,但是能够钳制人们自由的思想么?

“佳能”牌相机是傻瓜相机,黎明拍摄的一些照片竟然显不出影儿来。正好,影像不足,文字补之。于是,用文字和影像,我得以记下当下的生存。  

清晨

四寂无声,笼罩大地的是无边无际的黑暗。空旷的大街上,路灯发出昏黄而凄冷的灯光;幽黑而深邃的天空中,密密地点缀着点点繁星。北京今年的蓝天计划,因为夏初的沙尘天气,已经彻底流产,无人提及了。人们习惯在汽车的尾气、建设项目的噪音中呼吸和沉睡,已经不再奢望这清澈如水的良辰美景。然而,在北京北郊的回龙观,在第一场秋雨后的第二天,那些紧挨着的天外来客,攒出头来,眨巴着眼睛,冷静地俯临着这颗千孔百疮的星球。只是,再过半个来月,分户供暖的一个个小烟囱该冒出烟来,星星的嗓子也会发干,退隐在厚厚的云幕之外了。

一天之计在于晨。黎明即起的是些什么人呢?

一个背着行囊的游人,脚下匆匆地向城铁方向赶。但是,首班车还没有隆隆地驶过来,919公交车还趴在大槐树边的车站里。一个佝偻的妇人,提着尼龙口袋,在垃圾箱翻找激动人心的发现。三五个身着红色背心的环卫工人,拽着扫帚,一丝不苟地扫除街道。一个四肢裸露的男子,单穿一条裤衩,在全天最低气温5度的小区周边奔跑,脸和头散发出雾一样的蒸汽。一辆摩的,一辆出租车,先后缓缓停靠在我的身边,探出头来,殷勤地探问新一天的第一桩活计。做煎饼的三轮车嘎吱嘎吱地骑过来,支在属于它的地盘;主人卸下家伙,开始生火,火光映出一张古铜的脸,坚毅而棱角分明。浓烟呛得他一阵阵咳嗽,在寂寥的大地上回荡。

城铁下面,两个污秽的小店都已经掌了灯,炉子安坐好了,人影憧憧,在屋里屋外穿梭,而洗漱用的一盆热水顺手泼将出来。里面走出一个玄色的男子,裹了衣服,竖了领子,直奔街对面的荒地去撒野。在闪进丛生茅草的刹那,他似乎发现一部偷窥的相机,竟然害了羞,过了好久才沿着围墙墙根,期期艾艾地踱了出来。

远处的火车,牵引着一格格明亮车窗漏出的流动灯光,呼啸着进站了。

天边泛出鱼肚白,晨星藏了起来,路灯不知什么时候敛了它暗淡的光。有人在拍手,有人在啊啊啊地高声地喊,蹦蹦车的发动声渐渐乱成一片,惊起了夜宿的鸟,扑棱棱展翅在飞。一个露宿街头的人,从清梦中爬起来,揉揉惺忪的睡眼,拂了拂大衣上凝结的露珠,两胁分别夹着当做床垫的泡沫和薄薄的被子。一个老人在溜狗,一次又一次地把手中的球抛出去,脚边的狗也一次一次地射出去,衔回滚地的塑料球。晨练的人们,那些赋闲的老人和妇女,在舞剑,在压腿,在打太极拳,在扭动已经劳损不再年轻的腰肢。

回龙观正在苏醒过来。

当起床的铃声响过第二遍第三遍的时候,上班族们还蜷缩在温柔乡里酣眠。但是,那些衣服上沾着灰浆的建筑工人,用冷水浇过脸,用手胡噜一下油腻的头发,早已爬上了冰凉的脚手架。

我得赶班车去了。在早,班车七点十五出发,后来经过大家一致请愿,延后了五分钟。据说,这宝贵的五分钟,美梦可以成真。然而,仍然有人姗姗来迟,扬着手,掂着脚,提着包,扯着嗓子飞奔。

撇下付过首付的房子,撇下嗷嗷待哺的孩子,撇下禁闭一天的猫们狗们,晃荡在蠕动的车流里,工薪阶层们睡起了回笼觉。

中午

回龙观是一座睡城。工作日,这里没有白天。

…………

夜晚

日出进城,日入回镇。

这里是北京,也可能是中国最大的经济适用房住宅区。所谓“文化居住区”,实际上最缺乏的就是文化。其他的配套设施呢,套用官方的说法,正在逐步改善。然而,一直没有改善的是咽喉部位的那座桥。每天上下班,尤其是周一,简直乱成一锅粥。我们的班车倒是返程得早,躲过了高峰。在棋盘一样的街区穿行,夜幕悄然降临,华灯初上,一度死去的回龙观开始复活过来。

今天,又一位同事搬迁到回龙观了。是刚毕业的学生,租用朋友亲戚的房子。中午休息时间,她在单位附近采购了两袋蔬菜,沉沉的压着纤弱的身子。在班车距离住处最近的地点下车,横亘在前面的是荒凉的街道,那里一边是住房,一边是旷野,有三四百米,是没有路灯的一片漆黑。

“有几个民工,在我身后喊,美女,美女,要不要帮忙。好害怕呀。”她事后告诉说。

城铁口,桥头堡,却是热闹的地方,也是乌烟瘴气的处所。横七竖八的摩的和出租车,每逢车辆进站,就围拢过来,高声吆喝,“到流星花园啊,两块一位”“到小区,五块!五块!到小区啊——”。这几天,听说有关方面(或许是行业的老大)出面,整顿了秩序,他们没有驶进院子,只把宽阔的街道塞得水泄不通。而一条“打击黑恶势力,创建和谐社区”的横幅已经耷拉下来。

见缝插针的还有流动的商贩,有蹲在出口兜售盗版光碟的,有卖热腾腾玉米棒子的,有处理过期杂志报刊的,有叫卖蔬菜水果的……经过政府部门一次次整治,他们早就练好了游击的战术。

到处是匆匆归家的人,拖着地上疲惫的身影。

住宅楼里,灯开始亮起来,一盏灯,又一盏灯。远远看去,一如大海上的航灯。但一栋楼,都只是零零星星,萤火虫似的。慢慢地,锅碗瓢盆的音乐响起来,佳肴美味的气息飘出来,温暖的房子里面,融融泄泄的一家人重聚了,呢喃着爱的絮语。然而有些主人还在遥远的地方加班,要不还在拥挤的道路上奔波。有些房主则是囤积房产的投机分子,他们住在回龙观以外的地方,静待房价一路飙升。

饭店灯火通明,临街的橱窗映出推杯换盏的身影。二手房的交易所栉次鳞比,买卖的广告经幡一样随风飘舞。理发店美容院红红火火,经营着正当的买卖或龌龊的勾当。小区门口的烤羊肉串,因为天气的缘故,少有人光顾,勤劳的女老板袖了双手,伫立在砭人肌骨的秋风中。

夜慢慢深了。
网友评论-------------------------------------------------------------------
  请作者与我联系,关于在回龙观品位生活指南报转栽您的大作一事, 德邻先生甲 2006/11/10 16:21
  有点意思 图拉丁飘飘 2006/10/25 22:41
  一天又一天(空) 兜兜里有宝 2006/10/25 17:41
  我喜欢回龙观的晴朗早晨,远山如黛,空旷的街道,高远的天空。就因为这些我已经深深地喜欢上了回龙观。(空) DAJIEJIE 2006/10/25 15:55
  欢迎参观窗帘后的世界。 五彩的窗帘 2006/10/25 08:44
  呵呵~~不如发到YAHOO时间胶囊吧,比破新浪的XX一天有意义得多!(空) 鸳鸯茶 2006/10/24 15:17

发表评论关闭窗口
声明:该作品版权归 五彩的窗帘 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该作品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网站无关。
该作品如果涉嫌抄袭等所引起的法律纠纷由作者负责。

版权所有 回龙观社区网 Copyright© 2000-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