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我们一样享有婚姻的外国友人,最近提醒我一个事实:就是他们那儿夫妻双方闹了一阵子别扭的时候,开始搬出去分居。这与我们的国情不大一样;因为我们普遍住房紧张,问题不太大的时候,最多分床抗礼,表示一下自己的气愤。等闹到实在由心理厌恶上升到生理厌恶的高度的时候,就开始考虑分房子分地了。
说说外国友人的婚姻。
夫妇两人两人都是PH。D,都是文学博士。结婚18年,2个儿子。丈夫在大学里教书,而且写过一到两本小说。妻子有时往《纽约客》投稿,差不多象我们往北京青年报写专栏的性质。
婚姻到了第15,6年的时候。丈夫的书写得不太成功。而妻子在北青报混得有了“安顿女士”的模样;或者说,妻子更比丈夫在写作上有什么窍门。总之,婚姻有了一些小小的变动。
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动呢。
妻子和邻居的某位先生有了外遇;其实经过侦察,大约也就是9周半以内的多夜情。这种外遇出现后,丈夫联想到了自己的事业和婚姻的下一步。
于是两人协议:分居一段时间。
他们的两个儿子,按照单双号往返于爸和妈的宅子。大儿子是父亲的铁杆战士,觉得自己的母亲侮辱了这个家。小儿子7,8岁,也很早熟,他问出的问题很古怪:妈妈跟那个邻居口交吗?
这个美国家庭比中国人的麻烦之处在于:四个人都想法多多,不知道是坏事还是好事。
接着听我给你说下面发生的,是坏事还是好事:
当爸的由于多年出不了书,学校可能也不是北大和清华-------也就是说,讲课费不高-------所以很快,这个爸就越发的节减。当然,他在之前的婚姻生活中,好象手也很紧。总之,是一没痛快花过钱的人。
但他跟大儿子谈卡夫卡,谈泡妞,促进儿子第一次约会和上床的时机,他很在乎这个儿子。
妈那一边呢。还在继续写专栏,中间又认识了小儿子的网球教练;后者健康,肌肉,于是,两人又好上了。
这中间,小儿子染上了手淫的问题。在学校图书馆里对着小甜甜的图片射精,之后涂抹在阅览室的书柜上。
大儿子也犯了一个错误:在一次要求原创性的演出时,抄袭了一首 PINK FLOYD的歌曲,说是自己写的,获得了奖金。但很快又被发现。
这个情势下,爸和妈被一齐找到了学校里。在有关手淫问题上,爸很尖锐地暗示着妈的混乱的性生活。而大儿子的撒谎问题,妈也愉快地回忆起爸的著作总被退回的生动时刻。
于是,小儿子夜晚的时候,依旧喝了一罐嘉士伯,把妈妈的漂亮内衣拿出来,对着手淫。
而大儿子,则被要求去看心理医生。在浅兰色的房间里,心理医生说着一些梦游般的提示。
这些个情节,被《乌贼和鲸鱼》这个影片所囊括。到结尾的时候,四个人还在各自为政,问题一点也没得到解决。
我问在上海的朋友,他们说,有了孩子很难办。
我想,回到北京也是这样的回答。
精确的上海人提醒我,这个故事中的女人出了3次轨。他的意思是说,她在性的方面太混乱了。
座中还有一位女性,说,那个当爸的,情趣索然,抠门得要命。
我和一些人认为,女的在经济上慢慢上升,而男的在事业金钱方面死活开不了壶。
从一个故事和影片看,当今美国的家庭,和中国存在着一样的问题。两位拥有PH。D的中产阶级,相当于我们回龙观的大多数。
他(她)们的问题确实很让人困惑------影片中,大儿子曾问那个出了轨的妈:你为什么要无耻地背叛爸呢。
妈妈说:你们的爸不再是我刚刚相逢时那个独一无二的他了。
这句话深深震动了我。美国人的性格,可以把这句话当作一个事件的理由------可能在婚姻的进行中,妻子发现:丈夫一方不断地颓然,暗淡,甚至委琐。------作为妻子,她提出了对未来不同的要求。
她的出轨,呈现出一些特殊的征兆:她总是与丈夫在最糟糕的时期,通过“性“来治疗目前的焦虑-------所以,她确实是乱性。
小儿子的手淫:作为儿童初期性心理的复杂症状,我不得而知。但这个人小鬼大的7岁男孩子,他所面临的家庭问题,确实给他带来了深远的刺激。
大儿子,和父亲一样的富有文学天赋。但他奇特的说谎特征,以及在与女友相处时笨拙的对性的逃避,值得一提。
当然,美国人把SEXUALITY这个因素凸现在这个电影文本中,对于很多中国家庭的父母来说,还多少有些羞于启齿。。
除去这个,我觉得,这个故事中,妻子与丈夫的“ the situation of marriage“,是一个耐人寻味的核心!
婚姻生活中,什么在变?婚姻生活中,什么“乏“了?婚姻生活中的经济问题?
婚姻生活中爱情的转变?婚姻生活中的性?
好在,我躲在象蒸笼一样的上海;与其他观众一样雾里看花一样的看着西洋景儿样的热闹。
好在,北京的朋友们,由于房子的尺寸问题,最近还打算跟睡在身边的再凑乎个几十年。
好在,即使不想凑乎的,由于孩子天天跳到脖子上已经开始温存地激碎你全部“不伦“的幻想--------当然,我这3个好在,都是象我这样知足常乐之人的”好在“。
我很高兴看到亲子小屋中的景象------我很少看到母亲或者父亲除了孩子之外去思考两人间的婚姻问题------我猜测:1 他们家庭幸福得不存在这种问题 2 孩子牵扯着他(她)们没有时间去考量这样的问题。
东方台的朋友,这几天要跑到北京,专门去采访那些睡在清华大学操场上的可怜的父母们--------对于这些事件,总是让我对于眼前的生活升起一股漂泊之感和模糊的烟雾--------我总是暗暗地问到:他们是在生活吗。
如若不然,我们就看到那一对儿自由的美国夫妇,他们正仿佛乌贼和鲸鱼一样,在生活的汪洋中,奋力地扭开全部的假象与缠绕着的亲情。
在我看到自由的同时,我也看到了混乱和伤口。
人生之荒诞,确乎来源于对幸福的莫衷一是。
由此看来,亲子小屋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