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原创基地>作品展示
下江南(六)西塘  作者:sunkey

(人气:2962  发表日期:2006年08月23日 13:17:58)



早上赶到长途车站,买了去西塘的票,车到西塘站,离镇里还有一段距离,我们做人力车,就是旧社会那种黄包车到镇口,买了票,进去后发现其实也不用买票,因为根本没人查,进镇要通过一条细细的小巷,只能平行走两人,还有运货的,大家只好互相蹭着过。

西塘,地处春秋战国时期的吴越交界处,相传春秋时伍子胥为修筑水利所凿伍子塘之水直抵境内市河,故也有\"胥塘\"之称,小河、石桥、廊棚和弄堂构成了西塘的全部景色,9条河道将小镇划分的零零碎碎,一百零四座石桥又将这些碎片串在一起,据说每座桥都有一个故事,与石桥相呼应的是一百二十二条曲折悠长的古弄,古巷或宽或窄,弯弯曲曲不知伸向哪里。

小巷走到头是一条横着的巷子,可向左可向右,我们习惯性向左转,没有看到河,巷子两侧都是铺面,和同里乌镇一样,很多卖猪蹄的,还有就是各种工艺品、芡实糕、芝麻糖、粉蒸肉什么的,没有特殊内容,向前走一段,有一小开阔地,这就到了河边,河上架一桥叫环秀桥,桥旁有一亭子,很多游客在里面休息,沿河有一些展馆和旧宅,江南的宅子大多一样,宅子间见到一极细的巷子,叫石皮弄,宽仅1米,只能过一人,巷中无人,赶紧叫老公和球球去照相,就在我按下快门的瞬间,从旁边的宅门中猛然间探出一个脑袋,正好进入镜头,虽然她很不好意思,可是我们还是没有了照相的心情。巷中宅院为王宅又称种福堂,意寓多积善德,为子孙留福,王宅七进七出,在西塘算是大户人家了。河中有大船,泊在岸边,船头挂酒幡,很像旧时秦淮河上的游船,也许到了晚上,这船中也会有唱曲的女子吧。每隔一段就有石梯到河面,有饭馆的人蹲在石梯上洗衣服和桌布,这种情景在其他的江南小镇中都没有见到,可能跟西塘没有完全商业化有关系,这里有很多住家,连对外展出的旧宅有的也只是将外宅开放,而内宅仍然住着旧主的后人。河道是弯弯曲曲的,路越走越破,两边已经没有铺面,只是一些破败的房屋,河对岸是长长的雨廊,当地人称当地的称呼叫“廊棚”或者是“郎棚”,江南雨多,这样的烟雨长廊可以让人在雨中自由行走,雨廊只是西塘独有。前面不知还有多远才能有桥到对岸,于是返回头,回到环秀桥,站在桥上看烟雨长廊,廊下是一盏盏红纸灯,和招客的旗幡,长廊的影子映在河中,河中是间或划过的小船,河岸下有洗人和钓鱼的人,廊下是一张张供游客吃饭的八仙桌,没有商家的叫卖声,老奶奶们在屋里打着麻将牌,尽管进了这么多游客,西塘人仍然百年不变的过着自己的古朴简单的生活。过了桥,我们依然沿着刚才的方向走,走在廊下,旁边是高地错落斑驳破旧的房屋,每隔几十米就有一条小巷,巷中总有狗倦怠的趴在巷口。前面是醉园,也是典型的江南旧宅,但是园中有一小桥却是与众不同,桥长一米,宽半米,高半米,就像个微缩模型,用小青砖筑成,走上小桥时小心翼翼,唯恐踩坏了它。再往前是七老爷庙,我没进去,都是一样的景色,不如在河边坐会儿,静静的看看西塘的风光,与河边钓鱼的大叔聊一会儿天,不过南方话听不懂,一哼一哈,不知所云。七老爷庙几乎就是走到头了,再向回走,走到渡船码头,一船8人,我们才3人,正好过来一家人,他们5个主动要求与我们和租,船比乌镇时大,双棚,前面的略高,供划船的人遮风挡雨,就像房屋下的廊棚,河的一边是千里廊棚,另一侧是房子的后墙,墙上有排水管通道河里,坐在饭馆中吃饭,可以轻松的看到屋下的河水,墙下有一老者,坐在一条小船上,一手托腮,静静的思索着,船头是一放废物的竹筐,原来是清理河道的河工,在维护着河道的清洁。

下了船,向另一方向走,有一家船舶展览馆,里面是个各种木船的模型,门口有一旧社会穷人家的渔船,就是洪湖赤卫队里韩英和她妈被彭霸天逼上的那种破船,球球还装模做样的摇了摇橹,另一侧有一仿真的船舱,一矮桌,桌上有茶壶,坐下,推杯换盏,“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 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西塘人家择水而居,屋前是街,屋后是河,连接它们的是桥,所以西塘桥多,每座桥都有一个故事,卧龙桥建于清代,初为木桥,雨后水急桥滑,有行人不慎落水溺死。桥边一位竹篾匠见状大为悲痛,遂投寺为僧,誓以铁链穿肩,募集修桥银两,奔走十余年修成这座全镇最高的石拱桥。环秀桥建于明代,高高的桥身犹如一道白色的长虹卧于水上,半圆的桥孔与水中的倒影合二为一,合成一个碧玉圆环,桥上有联\"船从碧玉环中过,人步彩虹带上行\",\"上下影接波底月,往来人渡水中天\"。望仙桥因宋代福源宫道人立桥望仙而得名的,来凤桥因明代建桥时有鸟飞来呈祥瑞之兆而得名…,凡此种种,难以一一列举。

    找一家干净人家,点几个主人推荐的菜品,菜是青菜和小河鱼,并不吸引人,不过主人还会给你泡一杯浓浓的茶,茶是上好的绿茶,香气扑鼻,沁人心脾,饭菜是否可口已经不重要了,清茶、石桥、流水、小船、主人的吴侬软语已够让人心醉了。

又到了离开的时候了,想起徐志摩的再别康桥:

软泥上的青荇,

油油的在水底招摇; 

在康桥的柔波里, 

我甘心做一条水草!

…………

发表评论关闭窗口
声明:该作品版权归 sunkey 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该作品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网站无关。
该作品如果涉嫌抄袭等所引起的法律纠纷由作者负责。

版权所有 回龙观社区网 Copyright© 2000-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