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龙中的很多人,我都见不到面儿。但我能大约知道他(她)们在工作和家里的人际关系。我也感谢余秋雨先生,他不断地嫁接和生产汉语的新组合------这表明了一个以使用汉字为生的人高度的敏感和矫揉造作------我就借用他的“人际间的程序管理”,用这吓人的词汇,去说一说人际关系。
《麻辣婆媳》里的人际就是精细而且复杂。
我们先不去注意它对韩国人的抄袭。当然,这种仿制带来一些虚假。例如,那最老的婆婆不大象中国的佘太君。在这个戏中,她浑身晃着韩国和日本老太太的影子。那2个国家我们多少都知道一点儿。因为中国的孝道都被他们给拣了去,所以,活得最老的,就可以倚老卖老,混个精神领袖的位子。
在中国,这却有些难。
归亚蕾的第二代婆婆,力量很惊人。她有凤姐姐和贾母的景象。实际统治着那个复式的二层楼。
上海姑娘何琳演的那个新媳妇,前途复杂,处境堪忧。
家中2个男人。老的,哼哼哈哈,满肚子心眼儿。儿子,基本是个棒槌。
现在看看。5个人,程序管理如何进行。
本剧为了拉长集数,骗中央1的客户,可能要罗嗦到20集。但5集过去了,我们大约知道了这个家庭中的秘密。
一个,就是第二代婆婆的控制欲,精致地弥漫在5人的世界中。第一代婆婆有自己的抵抗;例如,装聋,并且告状,关键时刻,发一通儿恰当而体面的脾气。
何琳这个儿媳妇,先天和第二代的婆婆就有过节儿。加上我们普遍了解的人性法则,2个女人,凶多吉少。
2个阴盛阳衰中的男人,用上海话说,就是一捣糨糊的角色。
她们这个家庭景色怎么样。我个人认为,如果是在今日的中国,肯定是闹闹哄哄。
问题的核心是:1 男人没能建立权威领导 2 媳妇没有拿下婆婆
这和在工作中一样。今天,很多混迹于公司中的人,常常头痛的是,3个人有6个想法--------您的周围全是局;随便一个,就把您给搁进去。
对于中国人的涣散和人人高度热爱自己的现状,一个处在社会人际中的中国人,我想,高级的智慧是拉开距离。
如同在家庭中一样。恰当地与利益群体保持一段距离,你反而可能是受益者。
儿媳妇,如果老天不开眼,非得让她跟婆婆共处一室的话。她可能要做的,是退,而不是争。
《麻辣》中的2代婆婆领导,第一代基本是吃饱混天黑。你给她尊敬与真诚,这个关系不难处。第二代婆婆,与其说她爱自己的儿子(当然她必定是爱的),不如说她要的是对家庭的全方位控制。
中国98%的婆婆,真正精神紧张的地儿,是她在家中的位置。因为一旦几代同堂,她的位置意识便陡然犀利起来。她可能是中坚,也绝不排除成为附庸。那么2代同处一室,她必定要争取头排-------因为掐指头算来:儿子是最靠不上的窝囊废。老头子连花心带骑墙,也属变节中的份子----稍有不慎,家中的人际是1:3的关系。
所以,婆婆找儿媳妇的麻烦。必然是从儿媳妇的错误中先把公公拉到自己一方。如,儿媳妇的不孝顺,侵害的不仅是婆婆一人的利益。在这种利益的权衡下,老头子再混蛋,也会迅速地投靠老伴的怀抱。在此均势形成的基础上,婆媳之间漫长的拉锯,是在2:2的基础上,去拉那个儿子的选票。如果儿子最终倒向妈的一边,儿子的婚姻就有可能预告着危机;妈的领导权从而最终建立。如果儿子坚贞地站在媳妇一面,这种战争要比以色列和阿拉伯世界的冗长烦人的多。如果没有戏剧性的重大感动和特别悲喜剧的出现,这2个矛盾人物确实要难解难分到人生的某个节骨眼儿上。
当然,今天中国的家庭,普遍采取的是隔岸看火。虽然矛盾在地理上得以控制。但人际的实质没有得到处理。
那么,家庭中的程序管理,有没有一个出路?
我的理解,1要建立父亲的核心位置 2 媳妇要智慧地退让
我们看到,凡是一个家庭中,父亲是个窝囊废的,这家里准不安生。这样的家庭,当妈的就喷薄欲出,开始制造母系社会的雏形。难到母系社会不好吗。我个人觉得挺好。问题是,混了几千年父系社会的中国的爹和儿子,没一个骨子里彻底地同意母系这事儿。所以,男人窝囊还反抗。而女人想窝囊又不得不被逼到领导岗位上来,这便是中国最为奇特的一种家庭模式-------- 而且一不留神,成为了今天社会的蔚为大观。
在今天,女性的位置不是被贬抑了,而是被架在了一个复杂的社会层面上。
今天30多岁的已婚女性,最大的抱怨不是她丈夫的大男子主义,而是她老公的不中用。
女人比比划划地出现在社会的各个现场,跟男人在一起勾心斗角,灵巧或者笨拙地使用着生活手段。野心勃勃或忧心忡忡。
男女之间的关系,变得模糊而又乏味。
所以,一个在公司里厮杀了一天的女战士,也就是那个儿媳妇,当她疲惫地班师回家时,你能指望她对那个在家指手画脚了一天的胜利的婆婆低声下气吗?!
2个女人都一肚子成就感,都一肚子郁闷,都一肚子指手画脚。
如果不夸张地说,中国的现代女性,最不象的,是女人。
而这个问题,男人要承担首要的责任。
以女人要经济独立为由,把自己的老婆哄到公司中的男人,一定要承受一种后果:他会在不久发现,他的老婆,终有一天,带着同样的疲惫和大嗓门回家。这个厮杀在职场的花木兰,会精准地计算着她的老公的无能与优劣-------今日中国家庭的分裂,不是因为他妈的什么感情不和,也不是什么性欲拧不到一块去------- 说白了,就是女人男性化之后造成的经济意识上的不平等。
说白了。当老婆的,觉得老公越来越象个穷光蛋。在此判断上,所有矛盾开始为此诞生。
等到《麻辣婆媳》那儿,大良就是个窝囊废。导演都不用费事儿了。估计一准儿告诉演大良那演员:你就把握一个窝囊废的感觉。家里家外的,就没错儿。
所以,程序错乱了,家庭也好,社会也好,男性的不举,雉鸡司晨------或说女人穿裤子,带来的是人际的复杂化和性别的模糊化。
我非常支持日本人对于家庭和社会的定位。
去职场打拼的女性,可以鼓励。但记住,不是所有的女性都适合去职场打拼。女性在社会中的定位,不是帮着老公去挣那顶着家里另一根房梁的钱。
同时,她真能帮着你顶着家里那一根房梁的时候,她第一个考虑是:我凭什么帮着你顶,顶谁家的房梁,那要我说得算。
所以,您是让她独立了,她也该跟您独立了。
把女性轰到社会上去当战士,是西方人给人类闹的一个最大的笑话。社会果真生动了,家庭果真闹腾了,没爹没妈的果真多了,爹和妈分不清的果真出现了。
从佛教讲,这就叫业。
我看,日本比中国,客观地讲,经济要发达70年。她保存的古老中国的信念,今天我们去看,比我们高级了100年;
为什么要让女人去做贤妻良母。为什么要认为母性是人性最后的防线。
男人为什么要统治着物质世界,维持社会和国家组织的稳定。
礼不存了,纲乱套了,男和女不分了。
这是现代化的代价吗。
只要男人还是窝囊废,婆婆和媳妇就永远是一对战士。
女人都成为战士,或许也是中国人对于21世纪的一个贡献。
从裹小脚到女战士,我看又麻又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