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到一篇《有什么样的编者,就有什么样的读者》的文章,感觉颇不以为然,葛红兵通过对于美国两种不同的书评《纽约时报书评》和《纽约书评》两个名字非常相似的书评风格,阐述了两种不同的审美品味,一种是将读者引向一种大众化的审美情趣的书评,另一种是将读者的审美品味加以提升,开阔读者视野的书评,从而对于中国如今书评水准进行了一番评点,文章中认为中国许多出版社的编者对于大众品味停留在一种假想的层面上,忽视的大众审美品味的水准,放弃了大众品味提升的责任,如果光从编者们的思想动机方面探讨,未免有失偏颇,造成如此现状的因素其实很多。
大众的审美水准来源于大众化的需求,但大众化需求不代表粗俗化、低质化需求,正如当今企业管理常说的“管理就是要提前半步,而不是一步的距离,一步的距离太快了”,与其有异曲同工之妙,大众的水准不是停滞不前的,随着大众获得信息、知识的渠道越来越多,电视、电影、网络、报刊、杂志等等,大众的审美情趣也在作着潜移默化的变化和发展,如何把握大众审美水准,需要切实深入地体会、实践、研究,你的作品不需要太过于高雅前卫,犹如“阳春白雪”必将应和者寡,但是,也决不是需要我们拿出的东西是粗俗、低劣的作品,正如国内某个国际大导演的农村题材的影片,第一次被国内人所称赞,但过多的农村题材,便成为“揭中国社会的伤疤”了,因为观众的审美水平提升了。在这一点上其实真正的决定者是最终读者,大众文化代表的是一种社会潮流文化,也只有抓住了社会潮流的关键,深入探讨了大众所真正关心的关键所在,那么才能赢得大众的认可。
文章中对于《纽约书评》给予了高度的评价,而对于《纽约时报书评》却少有评价,也许在作者的心目中它代表了一种通俗化的文化渠道,但是,即使作者也说后者更能让大家所认识和熟悉,那么这本身就证明了其与大众欣赏水准具有很大的融合性,作者在大力褒扬《纽约书评》高雅的同时,其实也忘了作者也只是站在自身审美水准立场角度加以评论,但是,个体的审美水准不代表大众普遍的审美水准,《纽约书评》在进入中国市场后能够有多大的销售量才是衡量到底有多大的消费潜力的最有力证明,如果能够得到大众的喜爱,那么当然非常高兴,毕竟为国内编者在今后出版中对于消费群体审美水准的把握提供了一次机会,能够起到始作俑者的作用,但是,如果只有专家、学者能够欣赏的化,那不是与大众审美情趣差距过大,有些高不可攀的地步了吗,太急于求成最终只能达到揠苗助长的后果,可以说,大众才具有对于如《纽约书评》类水准文化的最终决定权,从这一点说,《纽约书评》倒是可以作为大众消费水准的试金石的定位更好一些。
其实,随着信息时代给大众消费水准带来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你会发现,如今的大众在消费过程中已经越来越理性化和实际化了,人们对于广告宣传的方式,在逐步了解到同时还需要经过自身的切身体验才能最终接受,因为大众心中已经有了一个自身的衡量标准,如果距离这个标准下面和上面的东西,都很难引起内心的共鸣,这也就是有些花了大价钱的希望取悦大众的书籍、电影等最终大众不领情,最终血本无归的下场的原因,其实,中国的消费群体在经历了多年的计划经济之后,已经越来越找到消费主体地位的角色定位,消费意识已经逐步在提高,面对距离自己切身的不切实际的消费品,大家也可以共同表示出“不”的心声。这也就是为什么一定要贴近消费者内心才能真正取悦大众的真正原因。
但要取悦大众绝对不是要愚弄大众,以低质化的东西去迎合大众,毕竟,出版者还有一个道德操守和社会责任感的职责存在,任何一个大众消费渠道的专业人士,都不能忽略自己所承担的这种责任,那就是要把大众的消费水准进行全方位地提升,要把今天做的比昨天更好,明天比今天更好,这样大众才能不断进步,社会才能不断,人类就是在这种不断创新,不断提升中才取得发展,要做比现实消费水准提前“半步”的东西出来,只有这样,才不至于你的东西曲高和寡,有能让大众体会到更高层次的文化消费,换句话说,便是大众的消费水准是随着大众消费品的不断影响而会发生潜移默化的作用,由量变最终发生质变,有多次的惊喜变成最终的习惯,大众消费水准自然会提升了,我们不能对于大众的消费需求无动于衷,但是也不能无视大众的真实需求而自欺欺人,愚弄大众,或者脱离大众,这些都是不好的,一切与大众有距离的东西都只能是一种时尚,但是不能成为一种趋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