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rQuest有很多著名的老师,这位老师是其中之一。坛子里很多人都当过她的学生,相信不写她的名字大家也能猜得出她是谁。
第一次上她的课,给我最深的印象是她的口音。每个老师都有不同的口音,但是唯有她是亚洲口音。她来自越南,亚洲面孔,长得跟中国人没什么区别。她个子不高,花白头发,六十多岁,喜欢穿长裙套装。
论发音,她比不上其他老师;但是论语法,她比大多数老师都好。她对语法研究得很透,无论你的语法问题多么高难,她都能轻松破解。她在NorQuest最出名的还不是她的语法,而是她的“魔鬼训练法”—听新闻。
她要求学生把每周二早晨的CBC News录下来,然后把新闻写下来,一天写一到两个新闻,到下周一的时候把全部新闻写好,她在课堂上检查。每周一她把学生分成几个组,每个组负责两个新闻,这两个新闻必须完全正确。这个组的学生要进行分工,有人责任讲生词,有人负责念新闻。从周一到周五,每天要用一段时间,把上一周的新闻在全班读一遍。
这种训练的工作量很大。对于我们这样的LINC学生来说,听写一个新闻通常要两个小时,如果一天听两个新闻,那就要四个小时。加上其他的作业,每天下课之后也就没有什么时间做别的事情了。有一个学生找她,说我放学之后要打工,没时间写这么多作业。她说,你打工是你的事,作业你必须写;另外,我也没让你打工,你可以不打工啊!那个学生急了,说我不打工钱从哪里来?她也毫不退让,说让你老公去打工,你在这里的任务就是学习,我布置的作业你必须完成。
第一周就给学生们一个下马威,每个学生都乖乖地把作业写了,但是私下里都怨声载道。有一次在课间休息的时候我碰到一个别的班的学生,他问我谁是我的老师,一听是她,他立即滔滔不绝地告诉我,上学期他就她的班级里面,简直是生不如死啊!抱怨了一通之后,他说当时他们班的学生都发现她很懒,作业布置得多但是却不检查,唯一检查的就是听写新闻,只要把新闻做了就没事了。他说他们班的同学从第二周开始就分工协作,每人负责一个新闻,到周一的时候大家一凑,全部的新闻就出来了。
我发现从第二周开始,我们班的同学也都开始使用这个办法了。我们班的同学分了三帮,中国人一帮,前苏联的一棒,黑人一帮,都是每人负责一段新闻。这样一来,后面的日子就轻松了。其他的作业、练习也很少有人做了,因为大家发现作了她也不检查。
虽然我们有办法糊弄她,但是周五的“新闻报道”却没办法糊弄。我们每周五挑一个同学当新闻主持人,其他的同学当记者,记者要根据主持人的安排报道新闻,报道的新闻还不能是周二CBC NEWS里面的。这就要求每个人要经常看电视或者看报纸,否则你就没有新闻来源。新闻报道是从第二周开始的,周一我还想着搜集新闻的事情,但是第二天就忘了,到了周五她告诉我们把主题告诉主持人的时候我才想起来。我在空白的大脑里面进行搜索,想起来刚刚在edmontonchina.com上面看到的一个网友写的事情,连忙写了一个提纲,在脑子里把这件事情翻译成蹩脚的英语,走到台上充当了一次新闻记者。
下一周我又故伎重演,到了下课的时候她找到我,告诉我这些新闻都不是报纸上或者电视上的,下次不要再讲这类新闻了。我想起我们edmontonchina.com有一个“爱城新闻”栏目,上面大都是埃德蒙顿或者阿尔伯塔的新闻,是翻译当地媒体的报道,她一定知道这些新闻。于是后来我每次上台就讲这些新闻,她还夸了我几次。
她一直不肯讲她自己的经历,越不肯讲大家就越好奇。在课堂上,只要有机会大家就问她一些私人问题,她一般就用一两句话来打发我们。时间长了,我们得到的信息慢慢多了起来:她今年六十多岁,有一儿一女,都已经大学毕业,她来加拿大的身份是难民,来的时候35岁;她过去非常内向,不爱说话;她的老师告诉她,如果想成为一个老师,必须改变自己,于是她就强迫自己说话,终于成为了一名老师。
我对她极为敬佩。35岁开始学英语,最后成为一名英语老师,没几个人能够做到,至少我就做不到。可惜,我对她的敬佩并没有转化为友谊,我跟她之间的关系越来越紧张,原因只有一点:她瞧不起中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