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如果不出北京,最好去他的山里看看。一个路线就是沿着长安街,一直奔西到头儿,于是就要转弯儿向一个去处走:我指的就是潭柘寺。
潭柘寺和北京比,是先生;因为先有了这个清净的阿弥托佛,才有其后的甚嚣尘上和吾皇万岁。
对于这个先生,我是寄托着一种精神上的好感,时时催着自己,要去叩打他的禅房和花木。我把这种经历,叫做上课。
潭柘寺的幸运,在于他离北京足够得远;而走上前的时候,你发现他有着北京一样大的气象。我往往站在门前,歪头去看一看门里高昂的殿堂和升入云霄的香火,于是转身斜插着羊肠下去,去找他的塔林。
不一会儿,我就能看见一个朴素的门,幽静地开着一个缝儿。从这里走进去,就是先生的家了。我抬头去看那些无声的大树,它们举起半空中的枝桠,去环抱着一个个古旧的塔。塔身上告诉,下面睡眠着一个什么样的佛的灵魂。这个不大的塔园中有几十个逝去的高僧,他们透过坚硬的石头,和陪伴的古树相对而站,无语了千年。我坐在树根儿边的石墩上,塔园里的静让我竖起了耳朵,几只胆小的鸟总在树顶悄悄地啾啁。柘树古老的叶子,在空中慢慢地细语,这一刻,一些淡淡的香味儿和永恒的寂静,就丝丝地坠落下来。
我似乎没有了呼吸,在恍然的周遭中,去疑问这空澄的禅的清幽。我知道思想要在这里止步,因为你无法解说静默的层次。我从树顶谛听到的秘密的声音,象水滴一样惊讶地砸向静悄悄的土地,于是我感到我的身体在缓缓地渗入泥土,我那么舒展地美好地触摸着湿润的树的古老的灵魂。。。
那样的轻,那样的远,寂静可以是这样?!
潭柘寺的好,是在佛的尊严之外,透漏出灵魂的澄净与简素-------我在北京转悠了多少个山山寺寺,它们 除去给我巍峨的菩萨和顶峰之外,就是黑压压的人群和举着高香弯腰掘起的屁股--------塔林的清幽,不大象人间。
此外,高而纯粹的蓝天,沁入心脾的二月的料峭,满目的落英,和遥远的飘散的钟声,让我在拾级的攀登中,感到一种深沉的力量和喜悦!
在先生的家园发十分钟的呆,然后去登那嵯峨的寒冷的山,给我伟大的孤独和沉默-----我知道,那沉默是一种力量。
就象我的一个沉默的朋友不是这么说吗:我爱去两峰之会,因为那里的风最大,我不爱说话,因为我来自垭口,每当月落在大地,我独坐静听风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