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原创基地>作品展示
关于对待女人的三种态度ZT  作者:慕容父

(人气:3203  发表日期:2005年12月03日 00:01:58)



关于对待女人的态度,古代的三位哲人曾做过不同的结论。苏格拉底把女人的青春美貌说得比毒蜘蛛还要可怕,因为“毒蜘蛛只是在接触的时候才把毒液注射到人体里,而美人儿,甚至从很远的地方看她一眼,就会把一种使人如痴如狂的东西注射到人里面来”,西方神话里的丘比特总是随身带弓,看谁不顺眼就是远远的来一箭,恐怕也是这个道理。另一个著名的哲学家也有一个著名的结论,“到女人哪里去的时候,别忘了带上你的鞭子”。人是德意志的尼采,这论断也尽人皆知,另外一个是“大成至圣先师”孔丘,翻开论语,入眼便是“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

  前面一句话,似贬实褒,明里说女人的“可怕”,骨子里却是赞颂女人最看重的魅力,因而对这句话横挑鼻子竖挑眼的人少之又少,而后两句,历来则饱受女性及男性的女权主义者的攻击。是非对错姑且不论,由这三句话,却引申出古往今来男人对女性的三种态度。

  其一,是怕,怕的结果是跑。苏格拉底就劝色诺芬,“当你一看到一个美人儿时,赶快拼命跑开。”他又劝自己的另一个弟子克里托布洛斯——这可怜的人曾吻过一个雅典公认的美人儿——“我劝你离开这里一年,在这段时间也许你的创伤可以痊愈,甚至能不能痊愈还不一定哩!”看见美女要跑,万一跑不脱怎么办呢?只好静静的躲在僻静处养伤。实际上这态度在我国也有同样的范本,孟子对齐宣王说王政,王曰:寡人有疾,寡人好色。把美人和疾病作比,自然是怕的厉害了。民俗又有言,女人是老虎。见了老虎,又岂有不跑之理!可见无论中外,大概都是一个道理的。

  然而有趣的是,苏格拉底自己却并非如此,当他遇到美丽的亚克森西比时,便立刻爱上了她,不但没跑,反而粘在人家旁边寸步不离,直至历经千辛万苦,终于赢得美人归。

  然而我们却不能说苏格拉底口是心非,因为这话里有他自己的切肤之痛,经常忍受兜头一盆脏水不说,还要忍受其妻的罗嗦。苏格拉底曾深有感慨的说——我们却可以从中发现他得出上述结论的前因——“与人和睦相处是我的人生目标,我选择亚克森西比,因为,只要能和她和睦相处,和任何人相处都不会有问题了。”

  第二种态度是恨,看似少见,其实这倒是最普遍的态度,在我们身上也每每能发现。

  产生的原因大概有两个:其一是在女人手里吃过什么亏;或者是追求某女求而未得,进而因爱生恨。不过这种恨有人刻骨铭心,有人好了伤疤忘了疼就是了。

  尼采自然没结过婚——这是肯定的——无论谁带着鞭子去求婚,结果都只有一个。

  因爱生恨,带上刀子、硫酸等去“报仇”的也是少数,因为我们虽是凡人,但毕竟还有良知,或者是懂得法律,知道这是犯罪,要坐牢的。因而我们只是说句解气话,或者想象对方在自己的脑子里痛苦,虽然每每起不到什么作用。

  我们不是圣人,不能像苏格拉底,从痛苦中找出女人的另一种妙用;我们要结婚,也不能远远的躲起来,永远不近女人;现在是法制社会,自然更不能带着鞭子。因而孔先生给了我们第三种选择。

  平心静气的想一想,孔子这句话之所以屡受鞭笞,原因多一半儿在于他把女子与小人并论。如果分开说,小人“难养”,或者说女人“难”伺候。我想大概有很多人会说:

  于我心有戚戚焉。

  的确是这样的,女人、尤其是恋爱中的女人总是有些难缠,靠她太近、对她太好,她则往往不怎么拿你当回事儿,持宠而骄;而离她太远,对她差点儿,她则心生怨气,甚至离你而去。

  因此,既然“远之”、“近之”都不行,答案只剩下一个:就是不远不近,还用孔圣人的话说,过犹不及,中庸可矣。然而这“中”最难把握,孔先生并没留下量化标准,运用之妙往往存乎一心。用的好了,女人对你千般温柔,万般体贴,自然天下太平。用的错了,结果自然是苦不堪言。实际上稍微想一想就清楚了,女人总是瞧不起那些娘娘腔、跪在石榴裙下的奶油小生,加以青眼的往往是有点酷、有点无所谓的男人。然而这一点往往催生了另外一种有趣的现象:很多男人为此贴胸毛、充汉子,以博美人一笑,但结果却往往适得其反。为什么呢?还是没能中庸,仔细观察一下,那些“得道”的男人们,在有些时候温柔着呐!不过这种状况下通常没有第三者,而第一、第二者又自然不肯说,所以就往往成了“世尊拈花、迦叶微笑”式的不传之密。
网友评论-------------------------------------------------------------------
  呵呵,有意思!(空) largebright 2005/12/05 13:11

发表评论关闭窗口
声明:该作品版权归 慕容父 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该作品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网站无关。
该作品如果涉嫌抄袭等所引起的法律纠纷由作者负责。

版权所有 回龙观社区网 Copyright© 2000-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