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胜利之际,在重庆召开的庆祝会上有人出了这样一个灯谜:谜面叫作“抗战胜利”,谜底是打中国史书上的一个著名人物。结果出现了四种答案:一曰屈原(屈服于原子弹);二曰苏武(苏联出兵东北);三曰蒋干;四曰共工。什么意思?不言而喻。
在大陆,直到上世纪到70年代末止,抗日战争史一直是作为中共党史的一个阶段加以描述的,仅强调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的作用,忽略甚至否认国民党在抗日战争中的作用。关于正面战场的描述,经常使用的字眼是“一溃千里”、“不战而逃”;对国民党的评价,强调的也是“消极”、“妥协”、“分裂”、“反共”等等。这样的描述,让人感觉似乎国民党在战争中没有起到一点积极作用。
在国民党治下的台湾,一般的史书并无对敌后战场的描述,甚至根本不承认中国抗日还有一个敌后战场。即使提到共产党的抗日,也以所谓“三分应付”、“七分发展”来做评语。
由于两岸的相互贬低(时至今日,hlg社区网上也是意见针锋相对),人们不禁怀疑:抗战胜利既非“蒋干”,也非“共工”,那么就只有“屈原”和“苏武”了。正是由于这样的怀疑,中国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至今并没有真正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承认,因此在历年的庆典中,欧洲总是受人瞩目,而中国却被看轻。
这实在是国人的悲哀。
根据相关论文,加上本人的一点理解,现归纳总结若干文字贡献于大家参考。
一、九一八事变后的一个时期,国共两党的局限
九一八事变之初,国民党提出了“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共产党提出了“武装保卫苏联”和“推翻帝国主义走狗政府”、“抗日反蒋”的口号。显而易见,两党政策主旨仍然放在了内战方面。
坦白地说,从策略上说,“攘外必先安内”没错。内部不团结,如何能一致对外,尤其是中国这样一个弱国。蒋的问题在于如何“安内”。一味武力剿共,结果只能是欲安不能。
一般来说,一个民族在它的生存受到严重威胁的时候,特别容易产生凝聚力,这似乎是一种民族自我保护功能的自然反应。九一八事变及其以后几年倭国连续不断地对中国的侵略,实际上已经使中华民族处在了生死存亡的关头。因此,无论是国民党的“安内攘外”,还是共产党的“武装保卫苏联”,在当时情况之下,根本不可能产生任何号召力。
二、国共两党调整政策
国民党在国联调处失败后,渐渐开始了抗日的准备,如修筑国防工事,进行军队整编,调整金融,着手国防资源调查等,并且在1936年度的国防计划中,突出了“攘外”的内容。而共产党方面,除东北抗联已经开始了抗日战斗外,江西红军也派出了北上抗日先遣队;红军主力到达陕北后也进行了以抗日为旗帜的东征。尽管当时的北上和东征,首先是为着寻求红军的生路,但仍具有抗日宣传的政治意义。
共产党逐渐认识到,在民族矛盾日益上升为主要矛盾的情况下,将蒋与日同等看待是不妥的,蒋是有抗日的存心和可能的,于是,反蒋抗日改为逼蒋抗日。
1935年国民党五全大会上,蒋说,“和平未到根本绝望时期,决不放弃和平,牺牲未到最后关头,决不轻言牺牲。”,但同时说,至非牺牲不可之时自必抱决然牺牲之态度(遗憾一时没查到原文,大意如此)。
张学良对蒋苦谏哭谏直至兵谏(西安事变),逼蒋抗日,对蒋触动很大。
过去一般人一直认为,西安事变和平解决要归功于共产党,坦白地说,共产党此事有功功劳很大,但,和平解决的关键不是共产党,而是事件的当事双方:张杨(尤其是张)和蒋。西安事变后,蒋对张杨背信弃义,张杨个人悲剧产生,但,停战抗日,蒋是坚持下来了。
三、谁是抗日的主力
全面抗日战争开始后,国共两党并不处于同等的地位。当时国民党已经完成182个陆军师的整编,空军拥有600余架飞机,海军舰艇百余艘共6万吨,而红军改编时仅有4万余人,国共两党军事实力悬殊。也正是由于这种实力的差别,在共产党参加的国防会议上,两党进行了抗日作战的分工,即由国民党军队担负正面抗击日军侵略的任务,而由共产党的军队担负侧面牵制日军的任务。战争的初期,两党军队正是按照这样的分工很好地进行了作战配合。从这点来看,国民党理所当然应该成为中国抗日的主力。
但是,敌强我弱决定了倭国可以比较快地占领中国大片国土;而敌小我大、敌寡我众又决定了它不可能很快占领全部中国。于是,在日军推进之后,形成了广大空间,这就使中国抗日军队在这里有了用武之地。而按照两党约定的战略分工,共产党的军队成为了开辟敌后战场和在这里消灭牵制敌人的主力。
两个战场由此形成。
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到底哪一个战场的作用更大一些呢?先来看一组统计数字:
据国共两党战后公布,国共两党军队在抗日战争中的作战情况如下:
国民党正面战场,在8年期间共举行过22次重大战役,军队伤亡321万(其中阵亡131万),歼灭日军100余万;
共产党敌后战场,大小作战12万余次,军队伤亡60万,歼灭日军52.7万,此外还歼灭118万伪军。
从上述数字来看,正面战场的牺牲和战果明显地高于敌后战场。但是,还有另外一种统计,即按兵力多少来算,敌后战场平均每个兵员歼敌数字和平均伤亡率又高于正面战场。
仅以上述统计为依据,就可以得出两种不同的答案。但,无论是哪种答案,源于这样的依据都是不能使人信服的。
战争规律决定了中国的抗日战争划分成了正面和敌后两个战场。仅从军事方面来看,两个战场也是缺一不可。没有战争初期正面战场的顽强抵抗,就没有敌后战场的开辟;反过来,没有敌后战场对敌人的牵制和消耗,正面战场也难以长期坚持。因此,上述统计数字,虽是寻求答案的客观依据,却不是问题的关键。既然两个战场缺一不可,那么“抗战胜利”,就不能单纯地归结为是“蒋干”的结果,同样也不能简单地归结为是“共工”的结果。
四、国共摩擦
首先,共产党在抗日战争时期从来就没有隐瞒过要发展自己的意图,而国民党从来也没有隐瞒过对共产党的限制,以至于在抗日战争时期,两党屡有冲突,甚至兵戎相向。但是,两党的矛盾最终没有妨碍以整个民族利益为前提的抗日合作。
其次,共产党是在抗日战争时期寻到了命运的转机,第二次国共合作之初中共不过只有几万人的军队,而到了抗日战争胜利之际,却发展到了百万人以上,并且占据了大片地盘,抗日战争胜利后没有几年,共产党就取代国民党而执掌国家。而国民党总结的历史教训,则是最使蒋介石等人感到切肤之痛的“共产党坐大”论。
所谓“坐大”,“大”是大了,却不是“坐”的结果,而是抗日的结果。另外,共产党在敌后的“大”,对战争的全局不仅无害,而且十分有利。这种“大”起到了减轻正面战场压力的战略作用,因此应该加以肯定而不是否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