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原创基地>作品展示
小城故事  作者:艳舞女郎2004

(人气:16742  发表日期:2005年05月12日 12:53:27)



我出生的地方,处天山北麓中段,古时为游牧地,“丝绸之路”新北道从区内通过。据史料记载,早在清乾隆年间即有小量兵屯开垦,以后召集民众垦种,逐渐形成村落,后因战乱,群众大部分逃往它处,至解放前只有少量少数民族散居在此从事农牧业生产。全国解放时,这里只是迪伊公路上的一个小驿站,只有几户孤苦零丁的居民,周围是戈壁荒漠,沼泽中芦苇丛生,而且时有野兽在此出没。



小城的名字叫石河子,因北有苇草湖又名石河子湖,东有泉水汇成的小河,河底杂石甚多而得名,离乌鲁木齐市约150公里。



我离开小城有十几年了,却从不知它的历史,深觉自己不是个合格的家乡人。出门在外常有人好奇地问东问西,而我总是答不出来,心里很是惭愧,于是查了资料略知一二。



1949年9月25日,新疆国民党部队和平起义,12月,将其整编七十八师二二七旅及一七八旅骑兵团等部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步兵第二十六师,辖七十六团、七十七团、七十八团3个团隶属二十二兵团第九军建制。1950年2月中旬 ,王震奉命率军开赴石河子一带屯垦戍边。――(摘自西域农垦) 开始了特有的兵团模式,一切自给自足,再苦再累不向国家要一分钱,并且每年向国家做出应有的贡献。

这块土地最初的模样,见于清朝嘉庆年间一位文人描述,此处的戈壁荒滩:“旷野时时露白骨,深夜往往飞青磷……君不见沙行如龙际天表,谁治瀚海作桑田?”

你可能听说过农转非,而新疆却是军转农。随后大量的知青纷纷踏至,开始和军人一起艰苦创业。



我父亲回忆,当时的日子太苦了。修渠灌溉、植树造林、铺建公路、胚砖盖房子,夏天炎热,冬天寒冷,冷到零下四十几度,很多人冻伤留下永久的残疾。我大舅舅是有色金属局的,到靠近前苏联的边境科科托海探测矿物质,遇上寒流,命虽保住了,右脚的五个指头却全部冻掉,只剩脚掌撑地走路。



那些年的女人,风风火火响应毛主席的号召,男女各占半边天。我小姨参加建设克拉马依大油田的铁娘子军,拿着铁锹、镐头和男人们竞赛,挣工分争当积极分子。用汗水和劳动硬是成了铁娘子的头,三十岁才考虑个人问题结了婚,那可是一九七几年,晚婚晚育的典型。

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平凡而质朴的信念支撑着父辈们开垦这片原本极为贫瘠的土地。



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凝聚了无数军人和知青的热血铸造了新城的今貌。今天的石河子绿树成荫,层林竟染,气候宜人,瓜果飘香,水草丰美,俨然是沙漠中的绿洲。被誉为“戈壁明珠”、“塞上江南”。这颗璀璨的明珠还获得联合国“人居环境改善良城市”。



小城总面积7529平方公里,市区行政区划460平方公里,建成市区面积25平方公里。总人口55万,市区人口24万。我离家上学的那一年,市区人口15万。



马路很宽,我在小城骑车从不担心跟人撞上,笔直的大道行人不多。有时被头顶的树荫和蓝天吸引住了,就顺势找个草坪,躺在大地宽广的胸怀里。喜欢闻树叶的味道,我学校的后面有一片参天白杨林,一到秋天叶子金黄,风一过哗啦啦响成天籁之音。深秋时节黄叶渐渐变红,然后褐色。站在树下看飘落纷飞的叶子,踩着厚厚的落叶吱嘎吱嘎响,是我常做的功课。回家逃不过父母的一顿打骂,只要能去那片林子,这点皮肉之苦算不了什么。



我是兵团的后代,我的身上有着兵团子弟深深的烙印。那些经岁月洗礼过的日子宛如一颗颗珍珠,散发出温润的光泽。我忍不住想要抚摸它并一诉衷肠。

今年春天,来得晚。于是放下手头的琐事,倾听萦绕耳畔真实的声音,回应和感知那个遥远的地方。



若是你到小城来,收获特别多。邓丽君缠绵的歌声你可听到?
网友评论-------------------------------------------------------------------
  石河子确实很美,我96年去过,那里有很多湖南老乡。(空) 乌龙山民 2006/09/22 13:20
  看了你的文章,我的心蠢蠢欲动,真想过去看看,我毕竟在西北生活了11年啊!(空) 动物世界 2005/05/12 15:58

发表评论关闭窗口
声明:该作品版权归 艳舞女郎2004 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该作品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网站无关。
该作品如果涉嫌抄袭等所引起的法律纠纷由作者负责。

版权所有 回龙观社区网 Copyright© 2000-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