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原创基地>作品展示
故人与往事之四 民间工艺品工作者何必  作者:老颜

(人气:3925  发表日期:2005年04月20日 21:17:53)



日前,笔名何必的赵阳来信说他在阿里巴巴网上搭了个“民间工艺品”场子,要我等朋友给予发出“民间之声”。但至少对我来说,民间工艺这个词汇只停留在贵州蜡染、剪纸以及苏州折扇的感觉之上,想无病呻吟也难,不过想到何必从一介书生到10多年后的今天仍然豪情万丈,也是对我等处在“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状态的同侪一种刺激与激励。

   认识何必是在大学时代。当时我是导师的关门弟子,所以专业的图书室由我拿着钥匙,这里也常成为朋友们晚上聚会的场所。我第一次见何必,是老九带着何必会见我家乡来的诗人岩松。何必是中文系学生,话不多。倒是老九不断地介绍何必的诗,虽然我并不觉得诗有什么特别之处,但他一副清秀腼腆的江南书生形象给我留下了较深的印象。那次聚会因为岩松老是惦记着刚认识的中文系年轻漂亮的女老师,所以不久就宣告结束。

   后来在校园里偶有与何必路遇,也只是“道路以目”,没有多的来往。97年我为鹭江出版社编《飞鸟文丛》时,约何必写了《驿动》一书。从书中我知道他做过警察、失过业,后来又拍片和做广告公司等经历,很佩服他的文采。但印象最深的还是他在家乡无锡应裕自如地穿梭在江南女子的“风月”场上,不禁想到江南女子棉里藏针,也只有江南后生才能对付,继而忆起辛稼轩有诗“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南五十州”。江南后生也自有利器,造物主精于相生相克之道也 。

    因书而再次见面是在北京,虽然事先已得到鹭江社的朋友金辉兄的预警,但我心想,书如其人,那个江南书生还会变到那里去。晚上在北大门口,我左等右等不见人影,或然有个胖胖的人喊我,我才发现这就是何必。想到金辉兄开玩笑的话何必已是“面目狰狞”,的确岁月和人生历练能改变人,金辉兄是因为编何必的稿子为其才气所打动,特地去无锡见何必的,由于心中有我事先给予何必的形容,见面之后产生了巨大的落差,出此笑言。

    何必与我等校友在北京见面相谈甚欢,常年不见,话题多及风月之事,何必谈到与女朋友周旋的威慑伎俩是,声称准备到北京发展,本以为只是笑谈,一年后,何必真的抛弃了一直经营的公司,只身来到了北京。

   像大多数有文化情结的人一样,何必来到北京是要圆自己的梦。不过经过商业洗礼的何必,是带着现实理想来到北京。我很早以前就听老九说过,何必在收藏古董,听到这话时,我心里只是想何必属于李贽赞许的那种有癖好者方为有真气之人,但没想到何必是壮士断腕,将其作为自己的“癖好”发展成自己的“事业”。

   何必理想是在北京建立一个大的舞台,将民间工艺品作为专攻,希望借中国工艺美术总公司之力将民间工艺品形成为一个产业。但这种合作就像大多数国有企业与私人合作的命运一样,先是一拍即合,然后是不了了之。好在与这些工艺品组织大鳄们周旋时,何必的生活密度也是很大的,在北京除了做上了工艺网“花钱”的斑竹,插科打诨,令行禁止。最充实的应是在这个他认为是远东最大古玩收藏集散地北京,流连忘返于琉璃厂、报国寺、潘家园,除了有所斩获,在与历史物件的触摸中,精神上亦有很大的满足。

   回到南方的何必确立了新的民间工艺品发展的立场 ,就是走民间工艺品企业的路,虽然道路漫长,那也许是唯一真实可行的路。

    新年肇始,南方的何必又闹出了动静,在阿里巴巴网上开了“复兴致远民间人文论坛(该网址不再展示),论坛一开就涌入一干民间工艺品大佬和狂人,一时间风云际会,锣鼓喧闹。要是说何必当年是“面目狰狞”浑身冒烟小老板, 现在已成为了首届阿里巴巴工艺论坛网友精品大赛 “面目和善”——有阿里巴巴网上的照片为证——的评委。

发表评论关闭窗口
声明:该作品版权归 老颜 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该作品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网站无关。
该作品如果涉嫌抄袭等所引起的法律纠纷由作者负责。

版权所有 回龙观社区网 Copyright© 2000-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