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是我再年轻一点,要是我再漂亮一点”
“要是我在年轻一点,要是我再漂亮一点” ,耳边无数次的听到这样的感慨,声音怅惘、遗憾而又无奈。
流年不回,何况即使再加上那一点点,就果真对自己满意了吗?
完美对任何人都只是一个梦想。每一个“此在”都是缺憾的存在,否则这世界该是怎样的单调?没有人不艳羡西施“倾国倾城”的美貌但也没有人希望自己也在仇家面前承欢卖笑;没有人不向往玉环的集三千宠爱于一身但也没有人希望拥有马槐坡上的三尺白绫;期盼有黛玉的才气却不想袭一身病弱;渴望有宝叉的心机又怕那无爱的结局。我们总是有太多的不满,于是我们学会了挑剔。果若上帝存在,那就让西施女貌郎才和心上人一起慢慢变老,让玉环在娇宠中富贵优雅一生,让黛玉如湘云般壮实爽朗,让宝叉获得宝玉的痴情。
这下世界圆满了吧?但生活又从何处来演义故事?生命又从何处体会生存的愉悦隐忍阵痛幸福无奈悲欣交集?生命一旦缺失了体验,那是否还可以称之为生命?生命存在的轨迹是多种多样的,只有适合自己的轨道才是最好的。没有刘翔的快腿但我们有自己的快手,没有李敖的利嘴但我们有善听的耳朵。发现自己总比苛责自己要好。
女人总是幻想“要是我在年轻一点,要是我再漂亮一点……”;
男人总是渴盼“要是我再成功一点,要是我再帅气一点……”;
“要是我再聪明一点,要是我再强壮一点…………”
在那么多的“要是我再……一点”的句式面前我们只看到了自己的平凡卑微不美,于是我们愈发的沮丧,愈发想象自己“要是我再……一点”的话,又会“怎么样”?这世界总有比我们漂亮年轻成功帅气的存在,我们“要是”到什么时候才是尽头?如果有一种魔法石可以实现我们的“要是”,上帝肯定会被我们无穷的欲望累死。
正视现实有时需要勇气,在意念中我们可以把自己想象成骄傲的公主高贵的王子,但在现实中就必须面对“我矮小、不美”,而且把下半句烙刻于心“难道因为这个我就没有爱的权利了吗?”为书本中的简爱喝彩是一种理性,在生活中做“简爱”是一种智慧。何况在生活中有这样感慨的人并非是形貌上的“简爱”呢?我读书时有幸和万人大校的校花同一寝室并因本人的爱美而与之成为闺中密友。校花不饰粉黛不讲衣着却光鲜夺目,随便一张黑白照就胜过他人精心修饰巧拿姿态的艺术照。总以为她该不会对自己不满吧,但与她携手漫步中听她说的最多的一句话竟然是“要是我再矮一点,再胖一点就好了”。苛责有时候是一种动力,但如果苛责的对象是我们无法左右的,那我们就得学会欣赏,不止是对他人更重要的是对自己,因为更多的时候我们对父母给予自己的物质实体是挑剔的。
“要是我再……一点,要是我再……一点”,不过是我们对眼下境况不满的一种逃避,强行的把自己所有的挫折苦难无奈都归因于我们缺了的那“一点”。在这样一种充足的理由面前我们遮蔽了真实的原因,因此也心安理得面无负疚的给自己的其他方面打一个大大的满分。因此一遇到不顺,我们就有了一个堂皇的借口:“要是我再年轻一点,要是我再漂亮一点”;“要是我再成功一点,要是我再帅气一点……”。仰望天空的眼睛总看不到地面的花朵,当我们学会平视、环顾,我们会惊喜的发现:山青、草绿、花开、溪水淙淙。
那个人就在你一转身的距离等你。
2005 2 26 凌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