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是随着年龄的增大,才能逐渐体味一些老电影的内涵,1991年出品的、由Tim Burton导演的《剪刀手爱德华》在多年前我第一次看的时候并没有留下非常动人的回忆,那时侯我的脑海里只充斥着史泰龙的肌肉与庙街十二少的砍刀。
经历了一点沧海桑田之后,无意中打开电视,在中央台的电影频道重新欣赏到了这部影片,却由此获得了一番未曾想到的精神体验。
Tim Burton是位想象力丰富的导演,我想他年轻的时候一定喜欢阅读色彩斑斓的童话故事,他导演的《Batman》已经迷倒了众多的影迷,而这部《剪刀手爱德华》更是能够给观众以独特的视觉冲击。
影片描述了一位化妆品推销员佩格无意中在一个古堡发现了拥有一双剪刀手的爱德华,并出于怜悯把他带回家。在佩格所在的社区里,爱德华用灵巧的剪刀手把树木修剪成各种可爱的造型,甚至还会为女士做出独特的发型,因此受到大家的欢迎。爱德华的真诚善良逐渐被佩格一家所认同,佩格的女儿Kim 也开始爱上了他。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外形奇特、沉默寡言的爱德华开始被周围的人所误解,他开始受到人们的不断伤害,最终离开了社区,回到了属于自己的古堡。而他的身影,只是留在了Kim的记忆中。
影片最初给观众带来的是强烈的色彩效果,古堡外美丽各异的树雕、古堡内的阴森可怖、社区里五颜六色的房子,一切都使人感到仿佛是进入童话般的世界。但是,在这童话世界里并没有童话故事中鲜明的善与恶,善良的白雪公主与邪恶女巫的对立,我们看到的只是人性中真、善、美的脆弱与贪婪、自私、媚从的根深蒂固。
虽然我向来厌恶给艺术作品硬贯以创作者都可能不明白的意图与中心思想,但此时我还是想以自己的理解来解读一下这部影片。
我觉得整部电影是按照三条线索来展开的,这三条线索又是通过几种鲜明的对比而建立和展开的。
第一条线索是古堡与佩格所在社区的对比。首先,二者表面的区别是突出的。古堡简陋而阴森、只有爱德华独自居住;社区则拥有漂亮的房子、风景和貌似热情的居民。这样的对比在影片开始时,能够给人以强烈的联想和欣慰,想到爱德华终于能够进入了一个温情的世外桃源。事实上,在我以前没有看懂的欣赏经历里,一直以为爱德华是个被遗弃的残疾儿,这次才看明白他是一位发明天才的成果-----一个拥有人的身体、语言和思想,但缺少人类的手的机器人。带着这样的认识展开线索,进入影片的情节,应当说是Tim Burton的聪明做法,因为这一方面使人想知道爱德华如何享受正常人的生活,另一方面也由于见到他可怕的形象而担心其是否会在和平的社区里闯祸,并由此产生进一步欣赏的欲望。
在我看来,古堡和社区的对比在影片的开头和结尾都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体现出了后工业社会中人类物质生活富足与精神生活贫困的对立。在西方国家普遍进入所谓后工业社会阶段、社会福利水平大大提高之后,我们看到以前在梦想中才能存在的生活出现在人们面前,在西方社会的中产阶级人群中,干净、整洁、舒适、幽雅的生活环境已经成为他们生活的常态,这对二十世纪初的人来说,恐怕只有在天堂才会存在。影片中的社区从某种意义上就是一个当前西方中产阶级闲适生存状态的缩影。
但另一方面,与物质生活相伴随的是精神生活的极度贫困。大众化、商业化的热潮、犯罪、种族、贫富差距等问题和传统价值观的没落一起埋葬了许多真善美的东西,金钱化的社会里,价值观缺位与道德困境开始成为一种常态。也许影片中的古堡正好可以表征这样一个开始萎缩的人类精神家园。
第二条线索是剪刀手爱德华与社区人群的对比。爱德华由于长期独自生活在古堡里,不善于表达但非常淳朴和善良,虽然他有可怕的剪刀手,但是随着情节的深入,观众会认为他决不会伤害任何人,因为他总是毫不恼怒地面对各种善意或者恶意的调笑。社区的里的人群中,除了佩格一家,则表现出许多令人厌烦的品格,比如猎奇——看那些家庭妇女嚼舌头的样子,我总是感觉好象是我们的居委会老大妈;比如自私——开始就利用爱德华给自己修剪花园、做头发,一旦有了对爱德华不利的流言误会就全都远远避开、火上浇油,一副墙倒众人推的架势;比如卑鄙——Kim原来的男友利用爱德华的单纯,却又不断侮辱和伤害他。
所有这些,都给了我们一种善与恶的强烈对比。当然影片表现的并非大善大恶,但正是这些小善和小恶,却正是现代社会主流人群所正在丧失和正在沾染的。这样的对比,使得影片具有了一定的人文内涵,并使剧情产生了矛盾和冲突的可能性,从而有助于营造出戏剧化的效果。
第三条线索是爱德华与Kim的对比。这是一种视觉上美与丑的对比,影片中二人的外形差别是明显的,爱德华面容苍白丑陋、布满疤痕,头发蓬乱,穿着小丑般的紧身黑衣,拥有乱糟糟的两只剪刀手;而Kim则年轻、美丽,有着天使般可爱的眼睛。这样的两个人怎么能够会相爱呢?然而,我们看到,影片中的爱德华越来越体现出一种美的印象,他用丑陋的剪刀手,修剪出美丽绝伦的树雕,并善意地对待周围每一个人,在他苍白的面孔背后,隐藏的是一颗真诚的美好心灵。
美是用心灵来感应的,爱德华也许并不懂爱情,但是他却用自己的全部身心去默默爱着Kim,他甚至为Kim修剪出一座纯洁晶莹的雕象,在飞舞的碎屑组成的雪花里,在Kim幸福的翩翩起舞中,我们只看到了天使一样的爱德华。在这样纯洁而毫无功利的浪漫中,我想换成任何女孩,都会与Kim一样在那一刻深深地爱上爱德华。
总之,对于社区的人们来说,爱德华是一个另类,一种他们无法理解的存在形态。爱德化终于还是回到了古堡,回到了这样一个使他孤独但安全的地方。爱德华身上体现的人性之美对于我们来说同样感到悲哀,这个世界变化快,现实社会中到处是欲望横流的人们,美好的品德只能在阿甘这样的弱智人和爱德华这样的机器人身上才能体现,然而爱德华却没有阿甘的幸运。
把美好寄托在爱德华这样一个“准人类”身上,不知道我们应该感受艺术的成功还是人类的悲哀。一定程度上讲,爱德华反映了现代社会的异化,由此我们要发问:当人类异化成为机器时候,人类美好的情感还有存在的意义么?人类本身还有存在的必要么?那时侯,究竟爱德华还是社区居民来承担上帝所缔造的人的形象呢?
对此,我感到沉重而无法回答。
爱德华的剪刀手是一个象征和隐喻,它一方面隔断了爱德华和正常人的交流,从而意味着后工业社会里的机器化在引起人的异化,导致人类价值观的前后断裂和真空。另一方面它成为爱德华与美好事物的最后联系,从而意味着对未来社会中人类真善美的希望依旧存在。
在苍凉的家园里,在古堡中,爱德华在为Kim进行永远的雕塑,梦幻世界中的雪花飘落人间,飘到Kim的世界。年华已逝的Kim坐在躺椅中,给孙女讲述一个遥远的童话。于是,在每个飘雪的日子里,我们都想起曾经有过那样一个怪人,那样一段另类的爱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