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周在海淀图书城附近开了个会,会结束之后在图书城逛了逛,买了两本几米的书。买几米的书不仅自己可以看,运气好的话,小女儿也喜欢看。
女儿最喜欢看的几米漫画有《微笑的鱼》和《遗失了一只猫》,似乎是关于同一只小动物的故事,都是她喜欢的类型,百读不厌。我原本以为她会喜欢《森林畅游》,那里边有很多动物,但是女儿没有耐心读那本书读到一半。
两岁多的小孩子看书,自然是自己看画,字要大人读给她听。大人讲过太多次《三只小猪》、《白雪公主》、《大拇指汤姆》一般都会觉得无趣了,为了孩子只能忍耐着,还要装作饶有兴趣。但是如果恰巧孩子喜欢的书也是自己喜欢的,那就轻松多了,不用再耐着性子。
一只像狗一样忠心,像猫一样贴心,像爱人一样深情的鱼
《微笑的鱼》讲的故事是这样的:主人公非常喜爱自己的鱼,这只鱼总是贴心地向他微笑。有一个夜晚,他梦见自己变成了一只鱼,和自己的鱼一起在鱼缸里游泳,不管怎么努力挣扎,都游不出那个透明的界限。他开始为他的鱼悲伤,最终把他的鱼送回大海。
给女儿读这本书不觉得枯燥:
“我带着一只鱼,一只对我微笑的鱼回家。”
“不管白天、夜晚,每当我经过时,她总是摇摇摆摆地游向我,对我微笑。”
“我拥有一只像狗一样忠心,像猫一样贴心,像爱人一样深情的鱼。”
……
我也想有这样一只鱼了。难怪办公室里有那么多人养鱼,原来养鱼的感觉这么好。
小孩子的记忆力超级好,读过一遍的书,读到第二遍的时候,她就会记住一些图画,没等你读给她听,她自己就说出来了。女儿指着一幅画里的小鱼说,“她吐了几个泡泡。”“丫丫说对了,”我接着读,“‘我看电视到深夜,她无聊地吐了几个气泡,对我微笑。’”
他和微笑的鱼吻了一个嘴儿
如果大人读书读错了,或者是自己发挥了,并且每次发挥得还不太一样,那小孩子是会纠正的。当主人公把他的鱼放回大海时,第一遍我读了书里的原话“我轻轻地亲吻我的鱼”。读第二遍的时候,我怕丫丫不懂改成了“他亲亲他的鱼,和她告别。”丫丫立刻纠正说,“不对,不是‘亲亲’,是他和他的鱼吻了一个嘴儿。”家里的两个大人都忍俊不禁。不知道小孩子是从哪里学来的,她似乎什么都懂,不 用大人在那里打马虎眼。
《遗失了一只猫》
《遗失了一只猫》讲的是一个失恋的女孩,不仅找不到男朋友了,同时也找不到自己的小猫了,心里很难过。这本书是不能读原文的,要改编成小孩子能接受的故事,丫丫听了一样津津有味。当图画里小猫消失在黑暗里,丫丫就会自己讲出来,“小猫离家出走了。”《遗失了一只猫》也是一本大人喜欢的书:
“ 一个人怎么可能
一生只做同样一件事
住同一间房间
睡同一张床
看同样的街景
度过同样的春夏秋冬
…… "
我们都对某件事情厌烦过,但是更多的时候我们厌烦了,也无可奈何。我们不能像小猫一样离家出走,即便离家出走了,下午走了,晚上也就回来了。
给孩子讲故事,是要付出一定耐心的,要是大人、孩子都乐在其中,就算是事半功倍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