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赏了《十三度空间》,又名异次元骇客(THE THIRTEENTH FLOOR),觉得值得写一部影评。影片描述了美国洛杉矶一家从事电脑虚拟业务的公司老板汉能被杀,警方怀疑是其下属德格拉斯所为,但却没有证据。同时,德格拉斯本人也怀疑自己,但失去了一些记忆。于是,他试图进入电脑虚拟的1937年找出事情的真相,经历了一系列的冒险。同时,一个神秘的、自称是汉能女儿的女郎珍出现了,并开始与德格拉斯相爱,但是却又神秘地失踪了。原来,她来自于未来的2024年,那么德格拉斯所存在的世界,难道也不是真实的么?……
这部影片看完之后,我陷入了一种莫名的恐惧之中,同时又感到了一种发现的快感。从某种意义上说,《十三度空间》与《黑客帝国》有情节的类似之处,都是描写电脑网络对人的存在与生命的改变和冲击。
众所周知,电脑技术的出现和日益成熟,是人类现代社会中的又一次重大的革命。而互联网的不断完善,更使得人类社会的生产、消费、娱乐和交流发生了许多根本性的变化。电脑应当说带给了我们一个光怪陆离的虚拟世界,网上生存成了现代人的时髦话题。
然而,与此同时,电脑技术的突破和创新,却给人类带来了更多潜在的恐惧和危机意识。从工业化革命的早期阶段开始,人们就对于工业化大生产中、机器逐步代替人的状况产生了深刻的恐惧,那一时期的科幻艺术作品的主题,是人类与机器人的相处、对立和斗争。
二十世纪末,电脑和网络渗透到地球上大多数人的生活中,电脑对于人脑的控制和征服,成为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黑客帝国》一片,把这一主题上升到了前所未有的深度,在具有强烈的娱乐效果的同时,该片人的意识、生存环境、人的自主与被动、生存目标,在哲学的高度上进行了艺术手法地探讨,并引起了一批描写人类虚拟生存状态的好莱坞影片纷纷登场。在这众多题材类似的影片中,《十三度空间》是我所看过的情节处理比较独特、艺术感染力比较高的一部影片。
总的来说,我认为《十三度空间》吸引观众的卖点主要有以下两个个方面:
第一,对虚拟世界的描述。好莱坞影片中,对虚拟世界的描述有多种方式,《黑客帝国》中的世界是一种现实与虚幻的相互交融,整个主人公存身的世界,就是一个由电脑控制的虚幻世界。而《十三度空间》里,在影片开始的时侯,我们认为影片中的虚拟世界是由人类用电脑设计出来的。而在这样的虚拟世界中,一个人只要通过意识的传输,就可以进入这样的虚拟空间,生存在任何时代、或者任何的场景中。
我们看到,影片中对于进入虚拟的1937年的描写,实际上具有了“时光倒流”一类影片的情节要素,这也是好莱坞和科幻作家乐此不疲的创作题材,也由此能够引起观众的兴趣。实际上,从不同的观众群体来说,我觉得这样的情节首先是会引起电脑游戏玩家的兴趣的,试想一下,只需要输入自己的意识,那么你就可以进入《帝国时代》或者《星际争霸》的战场,以及《反恐精英》的警匪血战,在不同的幻想空间里尽情娱乐,那将是多么令人着迷的事阿。
当然,对于过去时代的怀念和神往也是吸引观众的一个方面。《十三度空间》中对于1937年的虚拟空间描述,给人以真实的历史的感觉。想象现代的人进入其中,仿佛就是回到了过去,直接把自己溶入历史当中,亲身地观察以前只是存在于小说和电影中的人物、建筑和社会,这是多么得奇妙。
第二,对于人类存在状态的迷茫。影片的另一大卖点是对于德格拉斯等人的存在状态的描述。影片开始时,观众都会以为他们是真实的人,是一批能够创造出虚拟现实的科学家。然而,随着影片情节的不断推进,我们惊恐地发现,原来德格拉斯等人,也是被虚拟出来的,而老板汉能正是因为意识到了这一点,而被来自于2024年的珍的丈夫、一切虚拟空间的最终创造者所杀害。
我们看到,在所有的虚拟空间中,每个人实际上都是一些电路、一些程序、一些代码而已,但是他们不会意识到这些。甚至在德格拉斯这个虚拟世界中,他门还能又创造出一重虚拟的世界。
那么由此,观众会刻骨地体会两种密切联系的情感,一是恐惧,一是悲哀。让我们恐惧的,是究竟有多少这样的虚拟世界,一环套一环,存在于无法描述的状态中。即使是最终,珍的丈夫被消灭,德格拉斯和珍一起回到了2024年,难道这不会是又一个虚拟的世界么?在影片结尾的时侯,屏幕上出现了一个电视机关掉时的亮点,使我怀疑是否这也是导演想要表达的意思,即永远不知道谁是最终的虚拟世界创造者。这样,实际上已经和哲学思考的上帝的主题联系在一起了,我们不由联系,我们现在存在的世界,难道一定是真实的么?我们难道就不会是由电脑设计出来的么?我们的上帝,说不定就是创造出一切虚拟空间的一个“程序员”而已,而我们却在一个永远不能结束的“电脑游戏”里挣扎,这是多么恐惧的事情。使我有如此恐惧之感的还有那部翻译为《移魂都市》的老片子。
另一方面,让我们感到悲哀的,是影片所反映出的人类命运的无奈。在一个虚拟的世界里,不管怎样自觉和独立的存在着,只要创造者关掉电源,一切都会灰飞烟灭了,那么我们的奋斗、拼搏、理想、政治、战争究竟还有什么意义呢?或者只是一出给某些生命形态上演的闹剧或游戏呢。
由此,我们看到,这种艺术内涵同佛教的大千世界和轮回的概念有了近似之处。当然,从中学语文开始,我一向讨厌给任何艺术作品划出中心思想,影片的导演和编剧也不一定有多么复杂的思想内涵在里面。但我想说的是,包括影片在内的艺术作品,他的创造者首先是来源于一种本能的艺术创作冲动,而这样的冲动则是包涵了人类文明积累的一些思考和关心的感性要素在里面。从此意义上说,我们欣赏完了,获得怎样的思考和精神体验,这才是最为重要的。
另外,与影片相关的,还有两处地方我想提一下,一个是德格拉斯等人对于自己生存于虚拟空间中的认识,是通过驾驶汽车一直到世界的边缘,这个情节还有不完善之处,因为我们会怀疑为什么这么容易发现,而大多数人却不能发现呢?如果设计成,世界尽头存在于人迹罕至的雪山或者丛林,也许会更合理一些。
另一个是对来到现实世界的描写,总是与大海有关。我记得在《楚门的世界》一片中,海洋意味了现实世界与虚拟世界的界限,好像在好莱坞电影中,大海都是作为生命真实的源泉出现的,在摆脱了一切虚拟和幻觉之后,主人公总是要回归到拥有广阔而湛蓝的大海的世界里。也许这就是电影人的内心感觉,即大海是人类的生命起源与最终归宿。
一部商业影片,也许只是哗众取宠,同时却能够给人以这样多的思考。当然,就象昆德拉所说的“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不论是杞人忧天还是悲天悯人,其实每个人的生存环境就决定于每个人自己的态度。
我们轻松时,感到的是商业化的娱乐方式与淡淡的沉重。
我们思考时,感到的是——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