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奶奶18岁嫁给我爷爷,19岁开始生孩子,平均三年生一个,一共生了8个。我小叔叔6岁的时候,奶奶开始带孙子。她这一辈子似乎没干什么别的,除了生孩子就是带孩子。
我记得一本什么书上写过:“女人,肩负着人类自身再生产的重任。”我想我奶奶很好地乃至超额地完成了这一重任。
我奶奶常说:“我们家的孩子都是好孩子。”说这话的时候她总是很骄傲,对自己的育儿经深信不疑,同时间接地肯定了自己一生的成果。
我拿到师范录取通知书那天,奶奶正住在医院里,从那次住院她就再也没回过家。我坐了2个多小时公交车去医院向奶奶报喜,出乎我意料的是,奶奶并没有表现出很高兴的样子。她想了一会说:“‘家有三斗粮,不当孩子王’。跟活物儿打交道是个受累的活。带孩子可不能性急,第一,不能动手,第二,不能恶语相加,三个字:‘宾着他’!什么样的孩子都能成好孩子。”
这是我最后一次跟奶奶谈话,2个星期后,她再次中风导致失语,直到去世再也没说过话。
听我奶奶说话就像喝酒,一口下去当时没什么感觉,愣一会,酒劲上来才知道它到底有多好。
“宾着他”,是奶奶一生遵循的育儿准则,也是她的待人之道。
我至今无从考证这句话的出处,可能是奶奶自己造的吧。我的理解是,“宾”在这里应该是个动词,字面意思就是“像对待贵宾一样地对待”,或者是“捧着、抬着、客气着……”。做了5年教师以后,我渐渐领会到“宾着他”其实就是“无论他是对还是错,你都没有权利不尊重他”。
新的学年,一个连续留级2年的学生,提着书包站在楼道里,没有老师愿意接纳他,他像个皮球一样被踢来踢去,我看着他在校长室和叫不开门的教室之间遛达了一上午。校长体谅我年轻,没有安排他来找我。奶奶说过:‘宾着他’,什么样的孩子都能成好孩子。我打开门:“欢迎你来我们班。”孩子不知所措地点点头。我不想让这敏感的孩子认为我在施舍:“你去问问校长,如果你能自己选择,我建议你选择一班。”他向校长室走去,一步一回头,我笑了,他怕我把门关上,“我给你留着门!”事实证明,这个孩子最大的优点就是热爱集体,热爱到了拼命的程度,容不得任何人给集体抹黑。他比其他同学大2岁,个子比我还高,他包揽了班里所有的力气活。考试之前他主动要求补课:“老师,我不想再留级了,我想留在咱们班,因为只有你给我留着门。”十七年后,已为人父的他仍然记得我为他留着的那一扇门。
渴望理解,渴望受到尊重,是人性始然。特别是对因为某种经历被迫丢掉了自尊心的人,尊重他显得多么重要。我奶奶是有大智慧的,她人性化的育儿之道,成就了她子孙健康的人格。
在我的表兄弟、表姐妹纷纷踏入世界著名学府,学历证书一摞一摞往回抱的时候,我仍然没有做出什么值得我父母炫耀的事情。一次父亲和他的朋友吃饭聊天时说起我:“人家的孩子有这才、有那才,其实我这闺女,还是很有一些‘歪才’的。”原来在他心目中我还是个好样儿的。父亲的这句话,一直支撑着我的自信。
“宾着他”,相信他,不要吝啬你的尊重、理解、欣赏和鼓励,对待孩子是这样,对待朋友和对待所有你在乎的人,也是这样。
2005年1月25日于回龙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