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原创基地>作品展示
读《秋》杂谈  作者:hhppcc

(人气:16329  发表日期:2004年11月08日 11:18:46)



读《秋》杂谈

我最先是在网上看到梅溪女士的散文《秋》,觉得不错,打印出来夹在了书里。三个月后,一次出行,乘车郁闷之中从包里信手拈来的是夹有该篇散文的书,翻到夹页的时候,又把这篇淡雅清净、略微伤感、伤感得又恰到好处的文章仔细地读了一遍。一遍后还觉余味未尽,又再来了一遍,竟忘了出行的郁闷劳顿之苦。

古云,文如其人,看到梅溪女士那张清秀的、俊美的、略显悲哀的面庞以及在灯下熠熠发亮的目光闪烁出的深刻的,饱含柔情的忧伤之美,你就不能不信服古人,同时,也就能梗概理解和体会梅溪文章细腻而不故弄、朴实而不失华美的风格特点。

要说明的是,〈秋〉里的第六段“偶然会想起远方的你,想起季节变换时我们于那片红艳火炬树下的相约,以及你脸上那种总能给我信心的微笑……”抒发了作者在残酷现实中苦思冥想所追求、百般努力而徒劳无益的一种心境,而非特定的人。作者臆想北京地区根本不存在的火炬树下的约会,无非想调和理想现实的精神冲突,最终达成内心的宁静与和谐。当然也自然地成就了散文的美感。



附:          《秋》  作者 梅溪



这个秋天好象是悄无声息地就侵入了我的知觉。



  夜半时,被一阵凉风惊醒,从床角拖过毛巾被裹于身上,听窗外有沙沙的雨声,知道秋来了。早上出门时,添了件厚实的衣衫,没有打伞,慢慢地在习习凉风萧萧秋雨中走着,让斜织的雨水轻抚过面颊,不再是夏日里那种躁浮难平。



  办公室换到了单位的另一端,原来只需五分钟的路程变成了一刻钟的漫步,自己却似乎比以前更勤快了些。每日提前半小时出门,由西向东,跨过整个园子,将每一处风景细细敛进视野,却也是一种难得的享受。



  途中经过一座小桥,桥下原是排洪沟,因多年不曾有洪水,便成了一片平坦的草地,正好做了年轻人的足球场。沟的一侧是法桐,另一侧是垂柳,两处林荫长廊是大家上下班必经的地方,徐步其间,很有一种曲径通幽的意味。铺了一地落叶的小路,踩上去,绵绵的。清晨走过时,打理一下残梦滞留于脑中的纷乱,便似对新的一天又有了新的勇气;傍晚归来,沓杂的情绪在丝丝清凉中平复,脚步便也更加从容。



  此时,静静地走在风中,看枝杈摇摆着,树叶恋恋地离去,堕入水波,在皱起的纹路里盘旋。路边的柳枝枯了,那个春天挽起的心结随风飘荡,隐去了旧日的生机,在我心中却如一个更深沉的祝福,静盼着。也许此种天气,更适于拥暖暖被衾在帘后细数雨的滴落,在细雨敲窗的轻奏中,让一些深埋的往事悄悄涌上心来。



  偶然会想起远方的你,想起季节变换时我们于那片红艳火炬树下的相约,以及你脸上那种总能给我信心的微笑,而今那个微笑定格在我面前的相框,成为我内心一种隐隐的痛。无数个梦里,你总是高擎着伞向我走来,伴我从春到秋,又一个寒冬近了,你是否会伴我迎向另一个春天呢?



  有一段时间,感觉许多事情于自己似乎都成为一种奢侈,包括思念。只是这个秋却好象有了一些不同,我忽然于这个秋雨纷纷的早上理解了你的不辞而别,想来一切就象秋叶飘零般自然,你有你自己的方向。



  曾经喜欢将秋天与黄灿灿的原野、沉甸甸的枝头联想起来,喜欢那种收获的丰实与热闹,现在却对秋的另一种风情更加钟爱,那是一种沁人心脾的凉,去除浮躁升华爱意的凉。也许接受了这冷静的凉意,便也不再惧怕走进寒冬。



  不知夜静更深露重时,是否有人为你驱走寒意。

发表评论关闭窗口
声明:该作品版权归 hhppcc 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该作品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网站无关。
该作品如果涉嫌抄袭等所引起的法律纠纷由作者负责。

版权所有 回龙观社区网 Copyright© 2000-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