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原创基地>作品展示
“棒喝”与人生以及心理咨询  作者:岁月如歌

(人气:3565  发表日期:2010年05月15日 10:53:45)



据说佛教思想,尤其是禅宗的思想对我们中国人影响十分巨大,以至于我们随便一张口说话就会有佛家的语言,比如什么三生有幸啊、天花乱坠啊、不即不离啊、因果报应啊之类的,甚至于一丝不挂,都是佛教的语言。这些话语可都是普通百姓的方言俚语,所以说,佛教的思想简直和儒家思想一样深入到了我们中华民族的骨髓里。不过话又说回来,犹如季羡林老先生所说,佛教的信崇分为高、低两个层次。所谓高层次就是钻研佛法,探究佛学,而低层次则是到庙里烧烧香,念念阿弥陀佛,祈求早生贵子或者升官发财,之后就等着佛祖保佑的那种。虽然有高低之分吧,但是在我看来,即便是烧香磕头,求子求财求官,只要不是“迷”信,也无可厚非,因为那样至少可以起到一个很好的心理暗示作用。由此看来,所谓“不可不信,不可全信”,实际上确实恰到好处的“信”。尽管如此,还是不能把佛教的思想等同于一般生活中的拜佛烧香,更不能等同于封建迷信。佛教作为一个哲学门类,又是和我们中国人思想息息相关的哲学,还是很值得探讨、研究和喜欢的。因此,我们不要一听说谁在钻研佛学,就扣上封建迷信或者“非常人”的帽子。



我最近在看一些禅学的书籍,时常受到很大启发,虽然没有达到醍醐灌顶的作用,我也没有到了开悟的程度,但是对于学习心理学,自悟人生道理都是很有帮助的。禅宗参悟比较强调自己体验,而不是由老师讲解沩山灵佑(唐朝高僧,佛号灵祐,因为在沩山开山,所以称为沩山灵祐)在指导弟子香严智贤(也是个高僧,取名方式跟他老师一样)学习的时候就说:“如果要我说,我说的只是我的见解,对于你的自悟毫无意义。”意思很明确,就是我不告诉你怎么回事,要你自己去体验,去参悟。智贤便辞别老师,自己去边云游边思考人生去了。有一天,智贤在山中干活,闲的无事,就用瓦砾敲击竹子,发出清脆的响声,智贤失声大笑起来,突然间就醒悟了(当然醒悟了什么咱们也不知道)。边笑边对老师无比的感激,要不是老师让我自己参悟,哪能有今天想的这么明白啊。有的时候,禅宗的老师们不仅不给学生讲道理,讲佛是怎么回事,而且开始“斗机锋”,所谓斗机锋就是答非所问。比如有的学生问“如何是佛心?”老师回答:“镇州萝卜重三斤。”斗机锋这是还真不是常人完得了的,也不知道老师如此回答是真的参悟了,还是根本就什么都不懂,糊弄学生呢。斗机锋虽然让学生摸不着头脑,但是好在还是“文攻”,再后来禅师们连这种文字游戏都懒得玩了,采取了“棒”和“喝”的方式对待学生的请教。据说,一位不知趣的禅僧龙牙问翠微禅师(学生问老师)“何为祖师西来意”(达摩从西天来干什么),翠微答道:“给我拿禅板来。”龙牙傻乎乎的不知道什么意思,便递过禅板来,翠微随手便打。龙牙倒是一个好学生,很委屈的说:“打我就打吧,但是究竟达摩祖师从西天到底来干什么?”看来龙牙确实该打,都挨揍了还不学乖。后来这个傻学生龙牙又去问另外一个老师,再一次挨打。这就是禅宗的棒喝之法,就是不告诉你怎么回事,打你一顿再说,至于老师是真懂还是真不懂,那就无从考究了。窃以为那时候的老师还是好当的,现在的老师不仅不能体罚,还得回答学生的问题,确实不容易啊。



禅宗一直比较强调参悟这的自悟,传说中的佛祖灵山佛会拈花,迦叶微笑,就是禅宗的创始,至于佛祖拈花是什么意思,迦叶微笑是真明白了还是装明白,至今也没有个说法,谁都不知道。不过,我觉得这种以心传心,心心相传,或者说注重对方自己的感受,让对方自己明白道理,比那种说教和指导要有用的多。在实际生活中,我们都是做着有悖于此道的事情。比如父母对待孩子的教育吧,总是父母苦口婆心,为子女指出一个光明大道,而孩子呢,往往都是背道而驰,不愿意走父母设定好的道路。于是乎,父母设计的道路越完美,越光明,孩子就越没有出息。因为父母设计的道路在孩子看来,那不是自己的,所以孩子要自己去寻求出路,既然是要自己寻找出路,肯定要跟父母的不一样,父母的道路已经很光明很完美了,孩子为了表示不同,只好去找一些不光明的道路去走了。我觉得,这是可以解释为什么有的父母很成功而孩子却不是很成功的现象。由此看来,父母还是应该尽量少给孩子设计未来,让孩子自己体味人生,让孩子自己给自己寻求出路,或许孩子才会发展的更好。这样一说家长可能有些受不了,肯定会说害怕孩子走弯路啊,害怕孩子走错路啊之类的,可是,当年还是孩子的父母们不也走了不少弯路和错路吗,现在发展的不也很好吗?应该说,在人生的道路上走点弯路对于一个人的成熟和发展是非常有好处的,司马迁爷爷曾列觉过不少人,什么仲尼厄而作春秋等等,我就不再列举了。所以说,父母应该学会豁达,放手让孩子自己去体验,去参悟。我们俗语中不还有一句话吗,浪子回头金不换,为什么金不换?是因为浪子自己走了不少弯路之后,忽然开悟,明白了人生道理,这对于他来讲胜过千万个名师的教导。



由此而让我联想到心理咨询,其实心理咨询师只要能陪着来访者一程,给他创造一个自由、安全的环境,让他能不受打扰的自我参悟,就足以帮助他解决自己的心理问题了,而没必要苦口婆心,满嘴口水的分析或者引导。在沙盘游戏中更是如此,不少做沙盘游戏的心理咨询师,总是想着从来访者的作品中看透来访者的心理,找出所谓的问题,并给来访者分析一下子。这种心理不是为来访者负责的心理,窃以为,更多的是满足心理咨询师自大的心理需求,那样做是本末倒置的。换言之,在沙盘游戏中,心理咨询师要做的首要任务是让来访者自己体验制作沙盘的过程,自己体验沙盘作品的内涵,自己参悟人生道理,就足够了。



综上所述,我认为父母对待子女,心理咨询师对待来访者,抱着“一起走一程”的心理就可以了。
网友评论-------------------------------------------------------------------
  最后一句写得真好~~(空) 酸甜柚子 2010/05/24 22:43

发表评论关闭窗口
声明:该作品版权归 岁月如歌 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该作品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网站无关。
该作品如果涉嫌抄袭等所引起的法律纠纷由作者负责。

版权所有 回龙观社区网 Copyright© 2000-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