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有幸在Q大学读书四年,亲身感受到那所地处县城一隅的师范类学校的方正敦厚;尤其是我后来到北大读研究生,见识了北大的自由散漫之后,愈发怀念Q大学的严谨的教育风气。而那年Q大学为迎接评估所作的努力,更是至今不能忘却。
省教育厅要对Q大学进行评估,这消息是在一个春光明媚的早晨传来的。风声过后,全校皆惊,谁都无心做早操,就在那里干站着,只有旗杆上大喇叭“一二三四二二三四”在那里自言自语。此后三天,自校长、系主任乃至每个班级,开了十几个动员会,集合众人,一齐举了右臂高呼:“让考评来得更猛烈些吧!”显示出一副大无畏的精神状态来。在这种昂扬的斗志的指引下,大家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纷纷为创造学校的新面貌建言献策。提高师生的文化水平三年五年内办不到,于是就集中精力打扫卫生,把卫生确定为学校的主业和迎接考评的载体。学生会的干部们天天戴着雪白的手套,去每个宿舍的床底下摸,只要手套增加一丁点颜色,就要罚款,然后将罚来的钱,一半奖励卫生先进宿舍,一半用作学生会经费,买酒买肉吃。
教学楼旁边有两座大型公共厕所,一直是卫生死角。学生会就逼着那些卫生落后的学生用水冲洗,冲了两天,一点污秽都不见了。可是仍然有不自觉的同学,下了课要来拉屎撒尿,于是学生会就将厕所封了,不再使用。想大小便,就去学校隔壁的酒厂找厕所。可怜一个教古典文献的老教授,原本就有前列腺炎,下课后急匆匆下高楼、穿广场、出校门、进酒厂,就在这长征即将胜利结束、已经看见厕所的时候,忍不住尿了裤子。但是,教授深明大义,说我的裤子算什么,学校的面子才是大事!只要学校能通过评估,就让我再尿十回裤子吧!这番话在校报上登出来,感动了全校一万多人。大家向教授的公而忘私学习,学生会也不失时机地打出“少喝水、多出汗,为学校迎评作贡献”的口号来。
就在大家关注卫生的时候,校领导又提出“两手抓”,一手抓物质文明即打扫卫生,一手抓精神文明即整治校风。学生会干部积极组织起来,成立“校园文明风气纠察队”,专门在晚上拿着手电出入花前月下,抓那些谈情说爱的不文明分子。勾肩搭背,视为禁忌;拥抱接吻,当场制止。据说连中文系上《诗经》课都不允许讲《关雎》,免得教坏了学生。那时我每天晚上在图书馆看书,常常听见窗外静谧的小花园里忽然人声鼎沸、电光闪闪,探头看时,只见一行数十人簇拥着一男一女,喊着往办公楼去了,于是就想起毛主席的那句“齐声唤、前方捉了张辉瓒”诗来。据说当时男女同学谈恋爱,绝不可沉迷风情,而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在草里坐着,只要听周围蟋蟀突然停止吟唱,就知道出现险情,马上逃走。
经过大家半年多的努力,在一个金光闪闪金风送爽的金秋十月,Q大学终于通过评估,一跃成为S省重点大学;于是论功行赏,学生会主席留校工作,“笃行教育青年之职能”,副主席若干人,入党的入党,实在品行不端、民愤较大的,不能入党,也都保送读本校的研究生去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