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心里一直持续地钝痛,遂网上搜罗让人痛哭的影片,打算用眼泪来释放压力。
可是人生总是祸不单行,心想事成除了是《THE SECRET》里的忽悠大法,再就是自欺欺人的谎言。综合了许多电影痛哭爱好者的经验和推荐,我选择了《死亡诗社》这部影片,并准备了一盒面巾纸,垂下窗帘熄了灯。遗憾的是,纸巾没用上,胸口却又被压上了巨石,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影片讲述的是本世纪五十年代的美国,一个以升学率著称的大学预科学校,孩子在这里几乎就是一条腿迈进了常春藤。望子成龙的家长把孩子交给了学校,而学校的校训——传统、纪律、荣誉、卓越,既是对学生的要求,也是对家长的承诺。传统与纪律,是组织对于个体管理的手段和组织安全的保障,而荣誉和卓越,是组织对于个体成就的肯定与褒奖。学生们在这样的主旋律指引下,一定会按部就班地成为中产阶级的绅士——律师、医生、银行家等等职业特征与风度,已经在这些有着良好家教与家境的十七八岁的少年们身上初露端倪。
秩序与制度通常是用来打破的,肇事者一般披着艺术的外衣。当基汀老师吹着口哨指引学生们从后门COME ON,在校史照片前,面对着百年前同样青春逼人而今已经作古的那些校友,他用死神一样的声音告诉孩子们“SEIZE THE DAY”,看到这里,我以为基汀老师有着杜丽娘一样的情怀,流年似水,生命应该认真地挥霍,有花堪折直须折。我怀着将信将疑的态度继续审视基汀老师的表现,看他鼓励学生们撕掉教条的诗歌评论,怂恿他们站在桌子上发现全新的视角,看他带着学生们大声念着诗句踢球,让他们在操场按照自己的步子走自己的路。。。而死亡诗社,带给了这些青春少年们更熊熊的燃烧。那些黑暗的夜晚,炽热的诗歌和香烟,缭绕了他们终究要面对的狰狞。
少年们因此学会了思考,学会了面对自己,学会了去争取自己想要的东西,比如爱好,比如爱情。可以说,就是从基汀老师开始,才有了这群少年对自我和人生的启蒙。因此托德能够自信地表达自己,因此纳尔斯追求到了心爱的女孩,因此尼尔坚持实现自己当演员的梦想。。。如果到此,整个故事皆大欢喜,被打破的秩序因为结局完满而足以给人交代。可是,幸福总是伏笔,痛苦才是结局,人生就是这么操蛋。尼尔终究抗拒不了中产阶级的父母给他安排的人生道路,在演出成功的当晚,继续抗争未果饮弹自尽。而基汀老师,被家长和学校指责,认为对尼尔的死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最终离开了讲台。春风化雨,难抵雷霆万钧,死亡诗社,却是有心之谶。
看完电影,我胸口压着的大石让我呼吸艰难。基汀老师说,
我步入丛林/因为我希望生活有意义/我希望活的深刻/吸取生命中所有的精华/把非生命的一切都击溃/以免当我生命终结/我发现自己从没有活过。
姑且不论现行的中国式教育和当时的美国式教育的异同,这个关于教育的问题太过宏大,我还是着眼于个人好了。我想的是,在如此功利的社会环境下,怎么才能象基汀老师说的那样,吸取生命中所有的精华,把非生命的一切都击溃?站在桌子上环顾四周开辟新的视角,是世界观还是方法论?在教条与制度里安全着,是不是就是对生命的简慢和不敬?对于意义和自由的探索,是不是就一定高尚过对安定的坚守?如果那些少年经过老师的启发,仍然愿意接受教条的书本、刻板的校规、有目共睹的前程,是不是人生的价值就要大打折扣?
我不知道。
如果一年前我看见这个片子,我不会有这么多的疑问,我会象喜欢《放牛班的春天》那样喜欢它。可是,这两个片子现在看来如此不同,我的价值观受到了极大的挑战,也让我陷入了思维的混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