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原创基地>作品展示
一个农民的颂歌  作者:lingmiang泠面猫王

(人气:4646  发表日期:2004年09月23日 14:08:39)



引言:张荣锁是巍巍太行的赤子,是河南省辉县市上八里镇回龙村党支部书记,是一名“老转”。在接受记者的采访时,他说他有一个梦,希望有一天,能使回龙村区域内的巍巍太行变成花果山——



一个农民的颂歌          

李志伟 





2002年春末夏初,记者在当地林业部门的同志陪同下,冒着绵绵细雨,驱车来到了太行山脚下的回龙村,问一位年近八旬的老人,张荣锁在那里?老人抬头看了我们一眼,说,张书记在山上呢,你们有事山上找去吧。这时,从不远处山梁上传来了嘹亮而又悲怆的山歌:

我的家乡太行山,动人的故事说不完;

山窝有个回龙村,景色秀美瓜果鲜;

绝壁天梯险又滑,祖祖辈辈难出山;

山货运不出,百货进山难;

有病看不成,有灯没有电;

愁啊愁,盼啊盼,乡亲们心里似油煎;

何时山里有大路,日子才香甜。

山歌的确嘹亮,且有些悲怆,但同时又让我们产生了一些疑惑,也深深地体会到了山里人的一种期待。我们不忍心再听下去,便顺着老人手指的方向,驱车前走,很快就看到了回龙村人修的盘山公路。当我们东寻西觅找到张荣锁时,他正在泥泞的山路旁冒雨带领大伙挖坑栽树。在当地林业部门的同志说明来意后,他朴实而憨厚地说,“春雨贵如油,您抓紧问吧。”

难道这就是张荣锁?!!-----

椐当地林业部门的同志讲:张荣锁自1993年担任回龙村党支部书记以来,带领群众治理荒山,栽种果树,养香菇,发展旅游,使村集体壮大农户增收,农民的人均收入由原来的600元增加到现在的2300元。为了修通连接山上山下的路,他带领回龙村干部群众苦战三年,投资700余万元,劈开九座山头,在千仞绝壁上修筑了八公里山路,在万丈悬崖上凿出了1000多米悬崖隧道,结束了回龙村人祖祖辈辈“行路难,难于上青天”的历史。这条路,不仅打通了河南辉县市通往山西的道路,同时,也带动了旅游业的发展,形成了一条独具太行山特色的旅游路线。





一、 受命于困难危机时刻,展示一颗赤子之心



27年前的那个大雪纷纷的上午,高中毕业后的张荣锁穿着崭新的绿军装,走了6 小时的山路,终于走出了生他养他的太行山,但贫穷与落后却如石刻刀凿一般,在他心理烙下了深深的烙印。他在心里暗暗发誓:将来有机会一定要改变家乡的落后面貌。1980年,张荣锁退伍还乡。然而,张荣锁看到的家乡面貌贫穷和落后。他不甘于苦熬穷撑的过日子。外出下矿井,贩煤柱,卖药材;后来又跑起了运输,办起了工厂。凭着10年勤劳苦干,他成为上八里镇的首富,拥有属于自己的轿车和小楼,资产达200多万元。

然而,富裕起来的张荣锁心里却不踏实,总觉得缺点什么。他知道,生他养他的太行山依旧没有摆脱贫困,生活在那里的父老乡亲依旧在那里苦熬着,过着一贫如洗的苦日子。张荣锁心里明白,导致到目前还没有摆脱贫困的原因就是村委会的干部不团结,没有一个坚强而团结的领导班子,也没有一条带领群众走向富裕的路子。为此,张荣锁多次在党员会上就这种现象提出了批评。他说:“这样斗来斗去啥时候是个头?父老乡亲啥时候能过上安稳日子?啥时候才能富裕起来呀?”

1993年秋天,村里竟然发生了两派群体斗殴事件,使村民倍感悲观、失望与无奈。怎么会这样呢?这时,村里的一些老人想起了当兵回来后一直在外打工、做生意的张荣锁。他们觉得,张荣锁为人正直,有闯劲儿,脑子灵,办法多,动员他回来领着大伙往前走,一定没错。于是,他们就委派两位德高望重的老党员,去做张荣锁的思想工作。起初,张荣锁也有些犹豫,怕弄不好,落埋怨;他生意上的朋友也好言相劝:“你办厂一年收入30多万,何苦要去当哪个‘村官’?”但后来,哪两位老党员的一番肺腑之言却改变了张荣锁的看法。两位老党员说,荣锁,你现在是富了,也有出息了。你可以不管乡亲们,你别忘了,不管到了啥时候,你永远是咱回龙村人,你是吃咱回龙村的粮,喝咱回龙村的水长大的。

......

两位老人的话使张荣锁无话可说,但同时张荣锁也觉得,靠现在的村领导班子,村里的发展是没有希望的。要实现全村致富的理想,只有自己亲自带领大家干。于是,张荣锁主动地找到了乡党委,向党委请缨,要求回村挑起治穷、治乱的担子。

乡党委同意了他的请求。

1993年7月,张荣锁毅然放弃了自己红红火火的生意,挑起了回龙村党支部书记的重担。新的“两委”班子一共7人,却来自三股力量。有人担心张荣锁领不住这班人,张荣锁说,用人就要用人的长处,带班子要靠自己的公正。在村班子的第一次会议上,张荣锁又语重心长地对大家说,从今天起,咱们村班子要团结一心,咱们要与天斗,与地斗,再也不搞窝里斗。要为大家办事。接着,他有说,要改变荒山,改变落后面貌,首先要改变自己。张荣锁上任的第一件事就是废除过去村干部不交提留、不交电费的特权。随后,他又出台了一系列规章制度,并要求村干部带头执行。同时,对于村里的歪风邪气他也给予坚决地制止。刚上任的那一段时间,一些在村里霸气惯了的村民不仅不出义务工,而且事事处处跟他作对;一些小偷小摸的游荡汉子在晚上卸下他家的车轮胎子;一些醉汉常常在醉酒之后到他家里滋事。面对这些情况,张荣锁没有退缩,他一方面解决制止他们的错误行为,另一方面 又耐心细致地做思想工作,对他们推心置腹,说服教育。终于,村里那些游手好闲的人被他的真情所动。也纷纷表示愿在张荣锁的领导下,为村里的发展出力。

张荣锁一上任,就赢得了民心......

二、 要想富,先靠树......

八百里太行绵延南来,到豫西北的辉县市境内,显得愈发的峻峭崎岖。在一条七八米深的沟壑上下,片片点点地居住着960多户回龙村人。一挂长15公里、平均高度200多米的悬崖绝壁,将回龙村一分为二。绝壁上有5个自然村380多口人,其余580多口居住在崖下的12个自然村中。长期以来,崖上、崖下只能靠一条二尺宽的“天梯”上下,有的地方且手脚并用才能通过。近20年来这个“老爷天梯”先后吞噬了18条生命。经过近几年的发展,崖下的百姓已经逐渐走上了富裕路,可是,崖上、的群众却过着朝不保夕的苦日子,只能靠种植玉米、土豆过日子。这里有号称道家“北顶”的老爷顶,顶上建有道家祖师真武观;这里有俊秀奇险的山水和美丽的传说;这里曾是革命老区,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和优良的作风。然而如今,在时间老人的脚步已经迈入20世纪90年代的门槛的时候,这里的百姓依旧没有摆脱贫困。运输靠人背,磨面靠石碾,吃水靠肩挑,照明靠油灯。这里广为流传的一首民谣充分描绘了回龙村人的辛酸和无奈:“住在深山沟,守着光石头,穷得叮当响,鬼见都发愁,小伙打光棍,闺女往外走。”多少年来,山外的商品运不进来,山里的货物运不出,眼巴巴地看着累累山果和珍贵的土特产沤烂成泥;全村没有几个人知道电话是什么样,与外界联系方式还是捎口信、传字条。更让人痛心的是多年来,回龙村群众之间闹对立,干部之间闹矛盾,封建迷信成风,打架斗殴不断。愈穷愈乱,愈乱愈穷,回龙村陷入了穷乱想生的怪圈。

张荣锁上任伊始,认真分析了山区形势,提出了“致富在山,出路在人”口号。在此之后,经过反复调查研究,提出了回龙村经济发展总体思路,即:一、回龙村荒山荒坡面积广,宜搞小流域治理,种植各类果树,发展林果业;二、山上槲(hu音)木资源丰富,可发展香菇等食用菌栽培;三、老爷顶真武观历史悠久,风光险秀雄奇,可以再在山上种些果树,栽些花木,让太行山变成花果山,发展森林旅游。张荣锁对大家说,若我们能走好这几步棋,回龙村就能走上致富路。

1993年11月1日,刚刚上任20天的张荣锁带领全村430多名青 壮年劳力在大粟园自然村的三座荒坡下安营扎寨打响了改造荒山、绿化荒山的第一仗。张荣锁用在部队时所受的管理方式,组织管理劳动力,同时,他又身先士卒,重活、累活,冲在前。搬石头,他拣大的搬;推土时,他总是让人把车装的溜尖。一个月后,施工进入紧张阶段,张荣锁因劳累而发高烧,达39度。但他依然坚持劳动,肩膀被石头 磨坡了,皮肉和内衣粘在了一起,撕都不撕下来。然而,张荣锁依旧坚持着,用自己的行动带领着大家......

在张荣锁的精神感召下,全村的党员也冲锋在前,群众对义务劳动也没有意见.经历了50多个日夜艰苦劳动,他们在荆棘卵石地里掏出了90多亩宜林荒山地。在此后的三年当中,张荣锁带领大家先后治理8座荒坡种植果树3万余株。同时,为了保障果树的正常生长与开花、结果,他又选派了3名高中毕业生到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深造,回来后带领大家对果树进行剪枝、嫁接和病虫害防治,从而使一棵棵果树变成了摇钱树,仅此一项就使每个村民人均增加收入150多元。

回龙村漫山遍野都是槲树。槲树,为落叶乔木或灌木,叶子略呈倒卵形,花黄褐色,结坚果,球形,木材坚硬。树皮可做染料。叶子和果实可入药。过去,回龙村的群众以前总是把槲木当煤柱卖,每根4元钱,这样既浪费资源,收入又少,很不划算。如果拿它来种香菇,一根可以用四年,每根每年采摘的香菇可以卖20多元。1995年秋,张荣锁为带领群众发展香菇生产,挑选13名村里有文化、头脑灵活的年轻人到香菇生产经验比较丰富的河南栾川学习,回村后办起了集体香菇场,成立了香菇公司,并且免费给群众提供菌种,推动群众积极参与香菇栽培。为了保障香菇养殖的正常进行,张荣锁还从栾川聘请了3名技术员到回龙村指导,同时,他还向群众承诺:不出菇花,长不出香菇的杆可以卖给村集体。由于政策到位,技术上又有保障,群众的积极性很快被调动起来。

一个月后,一根根菇棒上绽开了一朵朵菇花,村民的脸上也露出了幸福的笑颜。

在回龙村采访时,记者了解到,村民郭玉根那年种了2000根菇棒,一年收入一万多元。由此,群众的热情一下子被调动起来了,种植户也由原来的十几户发展到80多户,人均增加收入300元。

然而此时,张荣锁却没有一丝陶醉,一丝喜悦。他深深的觉得,这是由原来的砍伐8万根槲木增加到砍伐15万根槲木换来的结果。而且,这还是部分村民参与,倘若全村的村民都参与,那将会是一种什么样的结果?山上的槲木还能砍多久?

再说,山上的村民不仅不通电,常年累月还靠煤油灯照明;而且,也不通路,即使有东西也买不出去。张荣锁意识到,必须为山上的回龙村人通上电,修通一条通往山下的路——



三、 张荣锁:“只要回龙村上上下下都能用上电 ,通上路,过上富裕日子,别说让我变卖自己的家产,就是让我把命搭上我也干。因为咱是共产党员......”



张荣锁上任时,回龙村崖下12个自然村通了电,而崖上的5个自然村依旧是豆油灯照明。1994年深秋的一天,张荣锁和其他村干部到崖上几个自然村了解情况。当他们走进老党员董忠勤家门时,屋里院里黑黢黢的,只听见忽忽隆隆的石磨声,走近了才看见老董和他的儿子正在用石磨磨玉米。墙上的一盏老油灯灯头小得可怜,像萤火虫一般放出了微小的光亮。到老党员谢莲英家时,天还不冷,屋门口却燃着一堆火,只见谢莲英和儿媳正趁着灯火做针线。张荣锁的心立刻变得沉重起来,他对其他两位村干部说:“咱老区人民在战争年代为革命做出了巨大牺牲。到现在还过着这样的苦日子,我们心里有愧呀,今年说啥也得让崖上的群众用上电。”

经过认真勘察和深思熟虑之后 ,张荣锁决定往崖上架电。这年冬天,他和全村干部群众两人一根杠,12人一根电线杆,一步一步地往上挪。有的地方坡度大,他们就用长绳拴住电杆的一头,喊着号子往上拖。不知多少人衣服挂破了,也不知多少人肩头磨破了,更不知多少人鞋底蹬烂了,他们全然不顾。因为他们都明白,只要他们当中的任何一个人稍有松懈,立刻就会有人丧命。他们奋战了35天,把58根电线杆全部栽到了崖上。终于在1994年的年底,使崖上的群众全部用上了电。

架电难,修路更难。千百年来,崖上的百姓只能沿着尺把宽的“天梯”上下山,由于山路崎岖,从而发生了一系列悲剧。1978年9月27日,崖上的青年小伙到临村看夜戏,不慎一脚蹬空,摔死在山崖下。在此之后,崖上的李小英、李小娟、董运梅、赵山清等都这山崖而断送了生命。1998年春夏间,接连发生了几起崖上人绕道运山货车毁人亡的悲剧。这 一系列悲剧仿佛是一根铁钉,直刺张荣锁的心 !

张荣锁决定向老爷顶宣战!

通过勘测,张荣锁决定修通到崖上的路。尽管过去县、乡政府也曾多次考虑过,都因施工难度大而未能动工。张荣锁每次上山,都在心里坚定他修通这条山路的决心。尽管时不时的有人劝他,在悬崖上修路不是开玩笑,历朝历代都没有干成的事,你一定要慎重。张荣锁却说:“人心齐,泰山移。只我们领导班子团结,事事处处以身作则,给群众带个好头,就没有办不成的事。”

1997年11月,张荣锁自任道路施工指挥部指挥长带领全村150多名党员民兵打响了修路的战役,也在山腰间支起了帐篷,架起了锅灶。把路修到海拔1700米的老爷顶,必须在通往青峰关的悬崖上打通一条1000多米长的“S”形隧道。如果请有关技术勘测部门设计需要十五、六万元的费用,而村集体的帐上只有30多万元钱的家底。修路必用的购买雷管、炸药、水泥、风钻的300万元钱是他跑来的贷款,不能用在这儿,有好钢得用在刀刃上。这时,张荣锁听说邻近的黄水乡水梯村退伍军人李长杰在部队时是搞地质测绘的。于是,张荣锁就三顾茅庐,把李长杰请到了回龙村。为了找准洞口的最佳位置,他和副指挥长张荣平、张荣顺几十次上下悬崖,在崖面上用绳子测量每一个洞口位置的高低,用塑料装上水测量隧道的坡度。有时看不清在半山崖的绳子下端的位置,他就冒着生命危险,亲自到山崖处进行实地定位,终于确定了隧道的位置和走向。

1998年9月9日,打通清凤关隧道的战役打响。张荣锁和共产党员、打洞队队长张荣臣腰系绳子下端的位置,亲自下到半山崖,打炮眼,并亲自点燃了第一炮。

沉睡百年的幽谷山崖,响起了隆隆炮声。张荣锁以身作则的行为,感动了全村的干部群众。参与修路 的队伍也原来的100多人迅速增加到400多人。然而,张荣锁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却没有过多地谈自己,他谈的往往是别人。他说,在施工刚刚开始时,张荣臣咬破手指在崖壁上写下血书:决心修路。还动员自己的妻子、孩子的舅舅和姨夫,也来帮助修路。回龙村党支部委员张荣亮、刘光东长期住在工地上,一连数月没有下山。由于过度,刘光东患上了严重的肾病,小腿肿得像两根透明的胡萝卜,一按一个坑,大伙都劝他下山治病,而他却说,“我是使用水泥的专家,工地上离不开。”待他实在撑不住了,才同意大伙把他送下山治病。但病情稍一好转,他就立刻回到了工地。70多岁的老党员王青山、董中学、赵保运、刘成必等不顾年迈,自带干粮,上山修路。他们干不动重活,就帮着铲土、垫土。火线入党的董勉祥宣誓入党的第三天,在排险中被一块石头击中头部,抢救无效献出了生命。临死前,拉着哥哥的手说:“哥哥,你一定要帮我把路修成。”

......

然而就在这时,张荣锁跑来的300万元贷款已全部用完。稍微有一点工程经验的人都知道,只要工程一开工,动一动就得用钱。否则,你就得歇工。工地上急用钱,他就把自己家中存的72万元现款全部拿了出来。然后,他就亲自下山借钱,找自己过去生意上的朋友。为了借钱,他几乎把过去的朋友都借了一个遍。到2000年春天,隧道只剩下200多米就要打通了,然而,工地上却再一次断了“粮”。为此,张荣锁再一次下了山,可这一次朋友们都说,自己最近手头紧,不愿再为他担风险了。张荣锁跑了7天,只借到了500元钱。张荣锁陷入了困境之中。

不能让工程半途而废,不能。此时,张荣锁想起了辉县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军队转业干部李家喜,当他听完张荣锁的汇报后,即让有关部门批了50吨炸药,并用自家的房屋作抵押,帮回龙村贷款8.5万元,又动员自己的亲戚朋友借给回龙村20多万元,支援回龙村修路。后来,他又瞒着家人把自己当年花了十几万元买来的轿车以四万多元的价格卖掉,又廉价处理掉了自己的石材厂和在上八里镇的门面房,将26万元现金送到了会计手中,使工程得以重新启动。

这时,他的一个朋友劝他说:“你把钱都花在修路上,孩子们往后怎么生活?” 张荣锁乐观的说:“人那么多钱没有用,现在外村人借我的钱还有一、二十万,我还算村里的富户。我给孩子们的有婚嫁保险,学费的钱也准备了他们长大了不用发愁。”

张荣锁在接受记者的采访时说:“只要回龙村上上下下都能用上电 ,通上路,过上富裕日子,别说让我变卖自己的家产,就是让我把命搭上我也干。因为咱是共产党员......”

村里的群众看到张荣锁为了修路拿出了百万家产,很是感动。村民张荣秀把自家的几万元存款取出来,交给张荣锁,表明心意。老人张树祥把自己的两万元养老金拿了出来,支持张荣锁修路。村民董新河、董勉真、董勉良等也都自己的积蓄拿了出来,以尽绵薄之力。村民张荣艳看到工地上生活艰苦,就送去了500粮,500斤蔬菜;张荣国送来了1000大米......

在外地工作的回龙村人得知家乡的父老乡亲在张荣锁的开山修路的消息后,非常激动,纷纷伸出了支援的手。宋文安寄回了5万元,以示支援。刘光南寄回1000元,张荣保、张荣国寄回了3000斤大米......

各级领导干部也为回龙村人的精神所感动,先后给予了强有力的支持和关怀。济南军区政委张文台到回龙村考察后非常感动,指示济南军区支援回龙村30吨炸药,一台推土机;新乡市委书记连维良指示有关部门给回龙村送去了1500吨炸药;新乡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邹文珠帮回龙村人协调了100万元贴息贷款,又送来1吨多钢材......

张荣锁带领回龙村群众苦战三年,劈开了9座山头,1000米隧道。2001年1月1日,青峰关隧道打通,全村欢呼雀跃,奔走相告,热闹得像过年一样。年已八旬的老党员董忠勤和老伴看到宽阔大路直通崖下沟底,激动不已。当想起从绝壁上坠崖身亡的三儿子小安,其老伴竟然跪在地上放声大哭:“小安,你锁子哥领着大伙把路修通了,宽宽敞敞直到咱家,天一黑你就顺着这条路回家吧,妈在等你......”

此时,董忠勤老人也已哽咽难言,只是颤颤抖抖地把右手大拇指伸向张荣锁,表示发自内心的敬佩!

前不久,回龙村群众自发地为张荣锁立了一块石碑。张荣锁知道后,立即找人将其拆除了。张荣锁,为党竖起了一座无字丰碑!

四、 张荣锁的第三步战略:把回龙村区域的太行山变成花果山

回龙村崖上、崖下通了电,通了路。此时,张荣锁又把目光聚焦到了山上,他要绿化荒山,把荒山变成了花果山;利用老爷顶真武观历史悠久,风光雄奇险秀的景观,发展旅游,走一条适宜回龙村特色的致富之路。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他拿着辉县市林业部门免费提供给他们的树苗说,“五年以后你们再来吧,我有一个梦,希望能使回龙村的太行山变成花果山。我相信到那时的回龙村区域内的太行山已经是春有花,夏有绿,秋有果,冬有青的花果山,也是一条很好的旅游风景线。我们回龙村家家户户都会有一个大发展。”

......

我们已无话可问。于是,我们便驱车回返。然而,当我们刚刚走下山腰,却又听到了来时的山歌,只是歌词有所改动:

   我的家乡太行山,动人的故事唱不完;

   回龙村有个张荣锁,顶天立地好党员;

   带领大伙奔富路,齐心打通太行山;

   苦干八年整,劈开青峰关;

   汽车穿山来,明珠辍满山;

   跳啊跳,笑啊笑,男女老少笑开颜;

   山村之魂好党员,人人都称赞;

   人人都称赞......
网友评论-------------------------------------------------------------------
  怎么没有同学方言???????????????!!!!!!!!!!!!!!!!!! lingmiang泠面猫王 2004/09/23 17:07
  QING 请大家发表高见 lingmiang泠面猫王 2004/09/23 14:43

发表评论关闭窗口
声明:该作品版权归 lingmiang泠面猫王 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该作品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网站无关。
该作品如果涉嫌抄袭等所引起的法律纠纷由作者负责。

版权所有 回龙观社区网 Copyright© 2000-2024